罹患和魏則西同樣的癌癥,為何她卻可以戰勝腫瘤!
三年前,21歲的大學生魏則西,因患罕見病滑膜肉瘤,在被“莆田系”騙盡家財后腫瘤擴散、呼吸衰竭離世;三年后,40多歲的劉蕓(化名)不幸患上更為罕見、更為兇險的雙向型滑膜肉瘤,且發現時已經發生骨轉,一時沒有醫院肯收……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
這不只是說說而已,21歲的魏則西,就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直到美國的留學生告訴他,他才知道,被莆田系承包的某三甲醫院科室醫生向他推薦的、號稱與美國某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在美國因有效率低早已停止臨床。
而他,卻對這一療法毫無認知,被三甲醫院的名頭、被“治愈率百分之八九十”“保二十年沒問題”的虛假承諾所欺騙,很快腫瘤出現轉移,一條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父母無限悲傷和悔恨。
害死魏則西的,是莆田系、是搜索引擎、是滑膜肉瘤,又何嘗不是患者對疾病治療缺乏足夠的了解和判斷呢?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面對著海量信息的轟炸,如何辨別真假,如何做出抉擇,有時候可能事關生死。
40多歲的劉蕓,就經歷了魏則西曾經經歷過的一切:患上難治的罕見病,四處求醫無果。
可以說,劉蕓的處境比魏則西更加艱難。雙向型滑膜肉瘤是滑膜肉瘤中惡性程度很高的一種類型,更何況已經發生了骨轉……如果治療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而現狀卻是,沒有醫院肯接收她。
有句話叫“久病成醫”,其實根本不需要多久,從獲知病情的一刻起,劉蕓和家人就沒有停止過從各種渠道打聽、搜集、了解滑膜肉瘤的相關信息和治療方法。她們也曾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的“神奇療法”,大三甲醫院不敢輕易接收的病人,網上愿意為她提供治療的竟大有人在!
但劉蕓堅信,權威的治療方法一定在正規醫院里!既然國內束手無策,那就考慮國外,到腫瘤治療更發達的國家去治!
在美國休斯頓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劉蕓忐忑地等到了自己的評估結果:有治愈機會,但須接受長時間的治療。初步方案規劃8個月,先化療,后放療,最后手術;期間視治療情況再做調整。
一開始,化療就伴隨著不小的痛苦,她不得不服用止痛藥,甚至出了急診。
很多人說美國化療的副作用小,甚至沒有副作用。這是不確切的,應該說美國對化療副作用的準備和應對更加充分。藥物都有副作用,只不過美國會通過一系列操作,如設定更合理的劑量和頻次等來減少副作用;此外,任何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美國醫生都會對患者做充分的告知和交代好應對措施。
疼痛一度讓劉蕓對預后產生了懷疑,但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段后,接下來的治療越來越順利。六個周期的化療和25次放療結束后,原發病灶和骨轉移都已經基本消失,也沒有出現新的病灶。
按照原計劃,放療后需要手術清理原發病灶周圍殘留的癌細胞,但主治醫生和外科醫生溝通后認為,已經達到了預期效果,不需要再進行其他治療了。醫生建議她回國,只需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
雖然不能說徹底“治愈”,但取得這樣的結果已經超出劉蕓出國前的預期了,畢竟國內醫生對她的病情很不樂觀,甚至不愿意接收她這樣的“高?!被颊?。而現在,她至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具體的治療過程不會像文中這么輕描淡寫。這對劉蕓來說也是一種經歷,就像是一位登山者,踏足過、看到過峰頂的風光了,眼界便自然不同。而在全球腫瘤治療領域,去年收獲一枚201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癌癥??婆琶狼把氐腗D安德森癌癥中心無疑是其中的一座高峰。
腫瘤面前,我們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有時候甚至容不得太多猶豫。如此重要的選擇,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對患者和家屬來說壓力山大。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爆炸,選擇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有的時候甚至可能超過了醫學的進步——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取決于醫學的進步;而能不能找到它、用上它,則依賴于選擇。
正如美國哲學家阿爾文·普蘭丁格所說,“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p>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神經??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2022-23年度美國兒童醫院排名第5,新生兒護理連續四年排名全美第1
JianjunZhang
主要職務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胸/頭頸腫瘤內科助理教授兼任職務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基因組醫學部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