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看病案例 | 十年抗癌路,她是如何打敗晚期惡性黑色素瘤的?
患者病情回顧:
2008年初,35歲的王女士被確診罹患惡性黑色素瘤,醫生在其鼻內發現了巨大的黑色異物,并已經從咽鼓管冒出。
經歷了放療、微創手術后,王女士扛過了難熬的化療,進入了康復期。然而僅僅到了2012年11月,王女士的黑色素瘤就復發了。在醫生建議下,她接受了第二次手術。然而術后不久,王女士遇到了更大的困境:
1、術后復查顯示,王女士已經發生了肺轉移,這意味著此前的手術沒有太大意義。
2、醫生表示,現有的治療方案已經用盡,簡單來說,王女士面臨無藥可用了。
醫生表示,由于王女士具有BRAF突變,而2011年10月,美國新上市了一款靶向藥——威羅菲尼,她可以自行想辦法找藥去試試。后來王女士在國內找到了該藥,開始進行靶向治療。
不久后,王女士通過盛諾一家前往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就診。一方面她想確認一下,當前靶向治療方案是否靠譜;另一方面她也想了解一下假如靶向藥耐藥了,未來的路到底該怎么走。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王女士選擇的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成立于1947年,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癌癥??聘綄籴t院。據美國第三大新聞雜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布的2019-20年美國醫院排行榜顯示,該院被評選為全美癌癥??婆琶拔?。由于背靠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的前沿醫學科研實力非常強大。
美國治療經歷:
到達美國的第二天,王女士見到了自己的首診醫生。經過一個小時的面診詳談,醫生告訴她,當前威羅菲尼的方案沒有問題,很對癥,也無需任何化療或者再次手術治療。醫生還表示,靶向藥過段時間的確會耐藥,不過她不用擔心,因為即便耐藥后,后續仍然有其他治療方案。
繼續服藥一周后,美國醫生主動打來電話告訴王女士說,現在有了一個很適合她的臨床試驗,有很大可能療效比當前的靶向治療好,且藥品免費。
聽到這個好消息,王女士欣然接受了醫生的提議,開始了自己的臨床試驗治療。
之后18個月的藥物治療中,王女士雖然陸續出現過腿疼、皮疹、面部發麻、起痘等副作用,但病灶也從7毫米縮小到了4毫米,代價完全可以接受。
2015年10月,王女士對臨床試驗新藥產生了耐藥。不過醫生又幫她安排了當時非常前沿的Yervoy(ipilimumab)聯合Opdivo(nivolumab)雙免疫治療。
用藥1周,王女士頭腦的感覺發生好轉。用藥2周,王女士的飲食得到改善。用藥3周,王女士的痘痘消退,皮膚狀況改善。用藥4周,王女士全身體感大幅好轉。
這樣好的狀態維持了一段時間后,王女士再次耐藥。之后醫生幫她入組了Keytruda(另一款免疫藥物)的臨床試驗。
2017年2月1日,經過數個療程的Keytruda治療,王女士的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醫生告知,她的體內已經檢測不出任何癌細胞,她已經可以回歸正常的生活了!
盛諾快評:
十年抗癌路,從手術無效、腫瘤復發、無藥可用的巨大困境,到后來層出不窮的耐藥后應對方案,直至無癌狀態,是王女士此次赴美就醫的主要收獲。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遭遇療效不佳、藥物耐藥等治療瓶頸并不罕見,應對耐藥的理想方式就是新藥,而國外層出不窮的新藥臨床試驗給王女士提供了機會。
回顧本案例,如果沒有當年醫生的一句提醒,王女士可能不知道自己還有國內沒有上市的靶向藥可以用,也可能無法爭取到前往美國就醫的寶貴時間。
有時候,一句有用的信息,或者一次勇敢的堅持,就能讓患者在與命運的對抗中取得勝利。
文中王女士就醫的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其所屬的美國聯盟醫療體系早在2011年就與盛諾一家建立了官方簽約合作關系。該院包括惡性黑色素瘤、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等諸多優勢??频臋嗤<?,都可以通過盛諾一家快速預約,包括以遠程視頻的形式,為國內患者提供關鍵診療意見。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Patrick Y. Wen
中樞神經系統癌癥NCCN指南專家組成員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學教授Castle Connolly美國超級醫生
Eric P. Winer
耶魯癌癥中心主任耶魯紐黑文Smilow癌癥醫院主任醫師美國乳腺癌研究基金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學顧問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Jeffrey A. Meyerhardt
胃腸道癌癥中心臨床主任臨床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結直腸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結直腸癌中心聯合主任丹娜法伯/哈佛癌癥中心胃腸道腫瘤SPORE項目聯合領導人美國癌癥協會癌癥幸存者營養和運動指南制定者
Mehra Golshan
腫瘤外科學Dr. Abdul Mohsen and Sultana Al-Tuwaijri特聘教授乳腺腫瘤外科??七M修培訓主任哈佛醫學院外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