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cfje"><noscript id="2cfje"></noscript></tbody>

  1. <li id="2cfje"><acronym id="2cfje"><cite id="2cfje"></cite></acronym></li>
    <li id="2cfje"><acronym id="2cfje"><cite id="2cfje"></cite></acronym></li>
  2. 免費咨詢 400-875-6700
    在線客服 09:00~18:00

    美國看病案例:三年前,癌癥面前她選擇了生育;三年后,癌癥再次來襲…

    發布時間:2021-05-12   病癥: 宮頸癌宮頸癌

    醫院推薦: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宮頸癌,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宮頸癌占據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六位,高發于50-55歲的女性,然而,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2003年12月30日,香港著名藝人梅艷芳就是因宮頸癌導致肺功能衰竭去世,年僅40歲。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子宮頸鱗癌的患者,只有35歲。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35.jpg

    (來源:攝圖網)


    子宮頸鱗癌是宮頸癌中的“大戶”,占據宮頸癌75%-8 0%的比例。這位堅強的年輕女性,在四年間經歷了癌癥的兩度來襲,在生命抉擇的時刻,她選擇了放棄生育,延續生命。她的故事很特殊,卻又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案例回放:


    “盆腔內原腫大伴有葡萄糖代謝增高淋巴結基本消失”,當我看到PET-CT上的檢查結果時,我知道我再一次活過來了。

    僅僅半年前,當我從這家醫院的門口走出去的時候,絕望、恐懼、焦慮幾乎將我吞噬,我不明白,我才35歲,為什么癌癥偏偏兩次都選擇我?

    30歲患癌,年輕不是癌癥的“保險箱”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38.jpg

    (來源:攝圖網)


    現代大都市中為夢想打拼的新女性,誰沒有一段曲折感人的勵志故事?我也不例外。

    我生性好勝心強,事事不愿落在人后,從讀書、畢業到就業,我一路優秀著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背后的辛酸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為了事業,我日以繼夜地工作,作息紊亂卻習以為常,從沒有意識過健康的重要性。終于身體給了我嚴重的警告,2013年我被確診為子宮頸鱗癌。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這種高發于50-55歲女性中的癌癥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瘋狂地上網搜索關于疾病的所有信息,發現這種癌癥在近年中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而我出現的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等癥狀并不是什么內分泌紊亂,都可能是癌癥引起的……

    30出頭罹患癌癥,父母為我幾乎一夜愁白了頭。在度過難捱的十幾天后,我漸漸平靜,我知道只有通過積極地治療,才能為自己、為家人找到出路。

    很快,我進行了淋巴清掃術和宮頸錐形切除術,為了保全自己的生育能力,我拒絕了術后強化放療加化療。畢竟,我還如此年輕,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實現成為一位母親的愿望。

    人總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如果要我重新來過,我一定會把健康放在首位。其實,預防子宮頸癌并不難,注射HPV疫苗,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早期篩查也早已在很多體檢中實現,一次宮頸癌篩查,就可以早期發現及診治宮頸上皮內瘤變,阻斷宮頸浸潤癌發生!

    在這里,我想告訴女性朋友們,特別是那些整日為事業和生活打拼的年輕女性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健康,科學接種疫苗、定期進行篩查!


    比癌癥更可怕的,是對未來的未知…


    手術以后,我一直嚴密觀察著自己的身體狀況,三年的康復期平穩度過,我以為此生就和癌癥絕緣了。

    然而,命運再次和我開了一個玩笑。

    2016年4月,是我三十多年的人生中的灰暗時光,我的癌癥復發了,PET-CT還掃出了腹腔淋巴結的多處轉移。

    癌癥再次擾亂了我的生活,一度,我甚至對未來感到絕望,我緊閉房門,幾乎把平生的眼淚都流盡了。

    古稀之年的父母親,還在為我四處尋醫,有時為了看一位知名專家,半夜里去排隊掛號。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讓我漸漸走出心情的低谷。

    我再次奔赴各大醫院求醫問診,然而,不同醫院給我的治療建議卻讓我不知所措。有的醫生建議,病情已經進展,不適合手術,建議我盡快化療;有的專家說,手術雖然有一定風險,但還是應該抓緊時間手術……

    此時我才知道,比癌癥更可怕的,是對治療前途的未知。這也應了癌癥患者圈子里流傳的一句話:治,是找死;不治,是等死。

    下一步,我到底該怎么辦?


    為自己的命運做主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42.jpg

    (來源:攝圖網)


    治療方案,是每一位癌癥患者通往康復的必經通道,醫生們不能給我想要的答案,我決定自己找。癌魔不過是我生命里一個難纏的對手,從小到大,我從未被看輕過,這次也一樣!

    通過查閱資料,我發現中國宮頸癌的五年生存率是45.4%,而美國是68%,既然五年生存率更高,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治療希望。

    通過上網查詢,我了解到盛諾一家可以提供美國權威醫學專家的遠程咨詢服務。馬不停蹄,我找到了盛諾一家北京總部。一周后,盛諾一家為我安排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癌癥??漆t院專家的遠程咨詢。美國醫生的建議和所有國內醫院都不同:既不是手術,也不是化療,而是建議同步放化療。

    我所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告訴我,這家醫院在治療罕見和常見癌癥方面經驗豐富,處于世界前沿水平,除了常規治療方法,也可提供各種婦科癌癥的創新治療方法。這種有別于國內醫院的治療建議,是否就是適合我的治療方案?

    和父母商量以后,我們決定到這家美國醫院去尋找治療方案。


    三年前的選擇真的錯了嗎?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來到美國波士頓,并在盛諾一家海外客服的帶領下,來到這所癌癥??漆t院。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45.jpg


    說它是醫院,卻更像是五星級賓館,待診室供應著免費的飲品和零食,醫院里雖忙碌卻井然有序。

    由于前期預約順利,我很快就見到了我的主治醫生——放療科醫生Dr.J。在詳細回顧了三年多的病史后,Dr.J卻向我提出了一個質疑:2013年腫瘤手術為什么沒有進行后續的強化放療和化療?

    我向他坦誠,當時我認為病情不嚴重想要保留子宮,同時醫生也認同了,所以沒有做后續的放療和化療。

    和患者本人討論病情的發展,在中國,家屬們往往盡量“代勞”,而在美國,醫生會直接與患者本人溝通。Dr.J坦誠相待,和我一起分析著我治療中的利弊,他說,“放療之后的子宮肯定受損會失去功能,但是比起生育,生命更加重要。如果你在上次手術之后,進行相應的強化放化療,相信腫瘤復發的幾率會相應地降低?!?/p>

    做出當初那樣的決定,迫于無奈,也疏于判斷,我設想著:如果三年前我堅持走完標準化的治療流程,那么今天的結局有可能完全不一樣。

    那么,接下來該怎么治療呢?我是否還有手術機會?

    Dr.J認為我現在已經沒有手術的必要了,因為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結,切除病灶之后也可能還會有新的轉移病灶出現。

    隨后,Dr.J為我安排了詳細的檢查,并和腫瘤科醫生、化療科醫生一起共同商討我的治療方案。


    沒有生命,何來生育?


    兩天以后,Dr.J通知我來醫院,經過與多學科專家團隊的會診,醫生們為我制定了治療計劃:放療+小劑量輔助化療。

    Dr.J對我說,具體的治療計劃是,進行腹部和盆腔的較大面積放療,每周5次(周一到周五),每次大約20分鐘,共做6周總計30次放療,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小劑量的化療。

    隨后,Dr.J仔細講解了放療的短期副作用,如疲勞、皮膚變化、可能會便秘或腹瀉等。也許是看出了我的緊張,Dr.J安慰我說:“不要怕,我和我的團隊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你盡可能避免副作用的發生?!?/p>


    現在,一切治療方案已經清晰,但我卻仍然不愿放棄一個想法——保留生育功能。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48.jpg

    (來源:攝圖網)


    “能否保護子宮不受傷害,我希望能保留子宮的功能,”我向Dr.J詢問著。

    Dr.J耐心地解釋,他理解由于我還很年輕,所以想要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有兩種方法有希望幫助到我:

    ■   方案一,是通過外科手術提升子宮以避免放射線的損害。

    ■   方案二,咨詢相關生育專家,先冷凍卵子或受精卵,將來通過試管嬰兒的方法實現。

    他的建議,讓我再次看到了希望。

    在咨詢過外科醫生之后,我得到了專業的答復,上一個提升子宮的方法不可行,一來容易出現感染等并發癥,二來也沒有空間可以用于提升,三是很難避免一點不受輻射。如果想要實現生育,只能采取冷凍卵子的方法,為今后做打算。

    我的人生再次面臨了一道選擇題?生育,還是生命?

    三年前,我輕視了癌癥的可怕力量,通過不理智的判斷做了錯誤的選擇,以至于再次遭受癌癥的侵襲,這一次,我選擇理性地做出選擇,不讓自己再次走上錯誤的治療之路?,F代醫學已經如此發達,我相信只要保住生命,一切都會有希望!


    50%的治愈機會


    在美國的治療期間,讓我見識了什么是完備的醫學團隊。

    這家癌癥醫院的婦科腫瘤中心,匯聚了經過國際認證的婦科癌癥病理學家,影像學家和內科、外科、放射治療腫瘤學家以及癌癥護師、腫瘤營養師等組成多學科協作治療團隊。

    根據我的疾病特征、身體狀況,專家們為我制定個性化治療的同時,有效控制住了副作用。在放療過程中,我除了一些皮膚發紅、發癢的癥狀以外,一切都還算輕松、順利。

    近兩個月的美國治療結束了,再次見到Dr.J醫生,他高興地為我帶來了好消息:從目前來看,我的情況一切良好,腫瘤已經逐漸縮小,放療結束后,我的體力也會慢慢恢復;建議我回國三個月后再來復查。

    最后,Dr.J對我說,雖然我的病情已經進展到了晚期,但我仍然有50%幾率可以獲得治愈。

    聽到這句話,我百感交集,淚水瞬間溢滿眼眶。來美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有治愈的機會,而Dr.J的話,就像給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雖然以后的路仍有50%的不確定性,但我已經不再害怕了,因為我知道,我今后的康復可以托付給他們。

    盡管命運待我并不圓滿,讓我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嘗盡了同齡人沒有嘗過的病痛和苦難,但我仍要感謝命運,感謝它教會我不遺憾于過往,也不期許于未來,珍惜當下,珍惜生命!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51.jpg

    (來源:攝圖網)


    宮頸癌的預防與篩查

    預防宮頸癌其實很簡單!

    宮頸癌是已經被證實癌變發生原因和過程的癌。研究發現,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此外,HPV也可以引發其他相對少見的癌癥,如陰莖癌、喉癌、肛門癌等。

    宮頸癌疫苗,又稱為HPV疫苗,2017年7 月 31 日,國內頭個獲批的宮頸癌疫苗希瑞適已正式上市,適用于 9~25 歲女性。

    如何早期篩查宮頸癌呢?

    隨著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因此,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發布的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指南建議:

    ■   21-29 歲女性應用單獨細胞學檢查,每3年一次;小于30歲的女性不必應用聯合篩查。

    ■   30-65 歲女性應進行聯合篩查,每5年一次。也可選擇單獨細胞學檢查,每3年一次。

    讓我們告訴更多人,宮頸癌,已經成為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癥!


    參考來源:

    http://www.timedoo.com/article-id-2504.html

    http://mp.weixin.qq.com/s/TZRL2tqwaEn2FDEBGq38KQ

    http://obgyn.dxy.cn/article/507071?trace=hot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30/18/31881659_546603217.shtml


    編者按


    有時候,一個選擇就可能改變命運。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海外就醫案例,或海外前沿藥物、療法信息,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我們,盛諾一家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就醫指導和全球醫療資源快速對接服務,包括預約海外權威專家一對一遠程問診、快速辦理醫療簽證前往海外權威醫院就醫等。


    微信圖片_20210412170256.png

    請在備注中輸入口令:04121


    盛諾一家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救命。只要人類還有辦法,不論是新上市的特效藥物、還是前沿的設備,不論是在美國哈佛,還是英國、德國、日本著名醫院,我們都會快速幫助患者找到,都會兩周內幫助患者快速和全球專家視頻咨詢,或者直接飛到發達國家進行治療。我們每年服務上千位癌癥等重病患者,其中很多患者因此重獲新生。


    微信圖片_20210412114829.png


    醫院推薦
    MD安德森癌癥中心
    MD安德森癌癥中心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百瀚和婦女醫院
    百瀚和婦女醫院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妙佑醫療國際(原梅奧診所)Mayo Clinic
    妙佑醫療國際(原梅奧診所)Mayo Clinic

    綜合排名:1;心臟??婆琶?;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

    神經??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
    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

    患者安全排名全美前0.7%,連續17年獲得患者安全“A”級評定

    醫生推薦
    Patrick Y. Wen

    Patrick Y. Wen

    中樞神經系統癌癥NCCN指南專家組成員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學教授Castle Connolly美國超級醫生

    Eric P. Winer

    Eric P. Winer

    耶魯癌癥中心主任耶魯紐黑文Smilow癌癥醫院主任醫師美國乳腺癌研究基金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學顧問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Jeffrey A. Meyerhardt

    Jeffrey A. Meyerhardt

    胃腸道癌癥中心臨床主任臨床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結直腸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結直腸癌中心聯合主任丹娜法伯/哈佛癌癥中心胃腸道腫瘤SPORE項目聯合領導人美國癌癥協會癌癥幸存者營養和運動指南制定者

    Mehra Golshan

    Mehra Golshan

    腫瘤外科學Dr. Abdul Mohsen and Sultana Al-Tuwaijri特聘教授乳腺腫瘤外科??七M修培訓主任哈佛醫學院外科副教授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400-875-6700

    出國看病費用評估
    我想咨詢的疾病類型(單選)
      我的目標國家是(可多選)
        您想咨詢的疾病名稱
        您的稱呼
        您的手機號

        驗證碼

        其他想要了解的信息

        為減輕患者負擔,盛諾一家已經和超過半數美國癌癥排名前十的醫院達成深度合作協議,在國際自費患者常規折扣基礎上,額外為盛諾一家轉診患者爭取到5%-40%不等的專屬醫療費用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