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治療案例,下一年,同樣要邁過去!
前段時間,我突然發現一位曾經患癌,但已手術了的朋友,好久沒和我聊過病的事了。
在我看來,這種“疏遠”實在是件好事,因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于是我問了問她的近況,果不其然,復查一直沒什么問題。看起來,她和家人能踏實過個好年了。
類似的好消息,我在2021年其實接收了不少。每一次,都由衷地為他們高興。

當然很多時候,“有消息”也未必是壞事。比如腫瘤大幅縮小、腫瘤標志物顯著好轉,甚至腫瘤完全消退等等。


轉眼間,2021年已漸行漸遠。在過去的一年里,一些與我們共同奮戰的朋友,遺憾地沒能邁過這道檻。但他們留下的一些善意與鼓勵,給了那些仍在荊棘中前行之人不少溫暖。


在這里,我希望每一位成功邁過2021的患者朋友,不要忘記給近在眼前的摯愛之人一個用力的擁抱,感謝他們又一年的陪伴與付出,并在心底反復告訴自己:
“下一年,我同樣要邁過去!”
圖源:攝圖網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同樣如此。
每一位患者,都無比渴望成為一名能治愈癌癥/長期帶瘤生存的“癌癥幸存者”。但這非常不容易。
以癌癥的窮兇極惡,你完全可以將抗癌看成《西游記》里的取經路,說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不為過。

圖源:攝圖網
患者就是那取經人,而他身邊如果沒有白龍馬和三個好徒弟,是不可能度過重重險阻,直至取得真經的。
圖源:攝圖網
那匹馱著取經人趕路的白龍馬,便是患者接受各類治療所必須的“耐力”。

圖源:攝圖網
“耐力”指的可以是治療經濟持續力。癌癥治療耗費巨大,這要求大多數患者要學會將錢花在刀刃上,不要在經濟寬裕時,隨便浪費錢去嘗試無用的保健品、補品或其他不靠譜療法。
“耐力”也可以指身體對治療的耐受力。耐受力強的人,能經受住更多手術、放化療等靠譜療法,以便更長久地對抗腫瘤,獲得更好的生存期。
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肝臟的耐受力,因為無論是消化還是藥物代謝,都離不開肝臟的正常運轉。一旦肝臟嚴重損傷甚至肝衰竭,患者就算病情再嚴重,也不得不停止用藥,進而陷入絕境。
因此,任何沒有明確療效(未經臨床試驗證實)的藥或含藥性的食材、補品、保健品,都不要私自亂用,避免“肝到用時方恨少”。
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在抗癌治療尤其是化療過程中,雖然內臟還能耐受毒性,但強烈的副作用(如嘔吐),卻讓他們感到撐不下去。
其實,當今的醫學水平下,很多化療副作用都能很好控制住。并不是說,凡化療就必須痛不欲生。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2018年底,盛諾一家一位70多歲的客戶王女士,不幸被確診為結腸癌,國內醫生判斷她為晚期肝轉、肺轉,屬于晚期,故無法手術,只能化療維持。
王女士在國內的頭一次化療,時長大約8小時。在打完包括抗癌藥(奧沙利鉑+卡培他濱+貝伐單抗)、葡萄糖、中藥(止吐+保肝)后不久,王女士感到心臟特別難受,趕緊吃了速效救心丸。次日中午,她又暈倒了一次。如此嚴重的副作用嚇壞了王女士和家人,自此不敢再繼續化療。
大約半個月以后,王女士一家人通過盛諾一家前往了一家日本醫院。日本內科專家表示,此前化療方案整體來說沒有大問題,但需要調整用藥劑量,減掉所有輔助藥,再單獨加一個止吐藥即可。
結果第二次化療,總時長只有1小時,而王女士除了胃口變差一些,并沒有其他癥狀出現。不僅如此,由于后續化療效果良好,且此前肺轉移的診斷也被推翻,王女士重新贏回了手術機會。
像這樣“換個醫院,化療副作用大不同”的情況,毫無疑問能降低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情緒,增加了長期抗癌的“耐性”。
類似情況在我們服務的諸多客戶身上,都常有出現。有時醫生會調整用藥劑量,有時會更改用藥方案,有時會改變給藥方式(如輸液改泵注),有時會加一些輔助用藥...這些改變雖小,往往卻能讓患者的感受有天壤之別。
取經隊伍中主要負責降妖除魔的,是法力強大的“猴子”。在抗癌中,猴子對應的就是各種已被證明有效的規范治療或靠譜的前沿臨床試驗。
圖源:攝圖網
《西游記》中,取經人每次趕走猴子后,雖然會被妖怪抓走,但總會在下鍋前被猴子不計前嫌地救回。然而在現實中,患者若放棄了規范治療,則很可能沒這么幸運。
“蘋果教父”喬布斯,在罹患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后,拒絕了自己醫療團隊要求盡快規范治療的苦苦勸說,試圖通過特殊飲食、針灸、草藥方劑、水療、凈腸以及精神療法等相對輕松的方式消滅癌細胞。
我們相信,以喬布斯的人脈和地位,能用到的上述“療法”,一定是相對更“優質”的資源。然而,在確診至少9個月后,喬布斯不得不在斯坦福大學醫療中心接受了手術。這說明此前的“療法”統統無效。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并不會因為你是國王還是乞丐,富豪還是平民就區別對待。喬布斯后來的不幸隕落,足以說明這一點。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在2016年,90后演員徐婷因患淋巴瘤不幸去世。據悉,徐婷去世前曾拒絕接受化療,而選擇了刮痧、針灸、拔罐以及吃素等替代療法。她的妹妹也發文稱,姐姐“曾經被那么多騙子給騙到現在才做的化療”。
其實淋巴瘤并非肺癌、肝癌、胰腺癌這類高惡性癌癥,通過規范治療,預后是非??捎^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已把淋巴癌歸為“可以治愈的疾病”。
可這些信息,被耽誤徐婷治療的騙子及其共謀者們,用鋪天蓋地“放化療死得快”、“去醫院人財兩空”之類的謠言給淹沒了…
取經路上,猴子確實看起來兇巴巴,一點也不可愛;抗癌路上,手術、放化療等規范治療也確實會帶來各種各樣討厭的副作用,讓人反感。
但當妖怪襲來(腫瘤侵犯)之時,能保護取經人不被抓去做“盤中餐”的,還是那只猴子。
西行路上,動不動要分行李回家的豬,一直不怎么被人們看好,覺得他本事不大卻總是慢吞吞懶洋洋,會拖慢行進的速度。

圖源:攝圖網
但在抗癌之路上,關鍵時刻適當地慢下來,停一停,有時反而會讓患者走得更穩、更長遠。
所謂欲速則不達,如果太過著急,甚至“病急亂投醫”,患者遭遇過度治療或不當治療的風險可并不小。
曾有一位剛剛檢出肺癌晚期的患者李先生,因具有EGFR突變,故開始服用易瑞沙進行靶向治療。然而一個月后,醫院的檢查顯示腫瘤有所增大,醫生判定靶向藥基本無效,建議立即放棄靶向藥開始化療。
此時,如果因為著急,輕易聽從了醫生的建議,那么李先生只能一直化療下去,生活質量毫無疑問會直線下降。
但李先生沒有急,反而通過盛諾一家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某附屬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不久后,哈佛醫生根據前后兩次基因檢測中的基因突變頻率變化、影像結果綜合判斷,認為靶向藥實際上已經起效了,建議李先生繼續服用易瑞沙。

圖源:攝圖網
三周后,李先生病情得到明顯緩解,左肺近2厘米的病灶消失,原本的胸水也基本消失。
很多時候,癌癥患者著急做出的治療選擇,還可能帶來重大的身體損傷,影響后半生的生活質量。
比如良惡性難辨的肺結節,著急“根治”導致白白切掉一片肺葉,肺功能大幅降低;
比如原本可以通過冷凍卵子保住自己的卵子,留下生育機會,卻因為過早開始治療,再也沒辦法當媽媽;
比如多問一個醫生,就有可能保住的眼球、肛門、四肢等重要器官,卻因為著急做了手術,不幸致殘;
比如醫生宣布已經沒有好辦法時,認為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急著嘗試各種偏方、找“神醫”,卻忽略了其實在某些地方,早已經有了更靠譜的前沿療法...
取經團隊中的挑夫,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但這么一個看起來沒用的人,若不是他來做“粘合劑”協調各方,恐怕隊伍早就分行李散伙好幾次了。

抗癌這件事,也得有人能甘做“橋梁”,協調好各方資源共同對抗癌癥,這樣勁才能往一處使,幫患者得到更好預后。
現實中,癌癥患者和家屬們受限于各自性格、文化程度、醫學常識的差異,往往很難意見統一。很多時候,擁有拍板權的人會因為過度相信自己,導致治療出現偏差。
比如前段時間,一位患者的孩子在病友群說,自家老人是位晚期骨轉的肺鱗癌患者,此前用了一段時間PD-1免疫治療+化療,醫生評估還不錯,但老人在用藥后,因疼痛無法緩解,自我判斷免疫無效,于是強烈要求停了藥,但不久后病情進展。

其實這位老人并不知道,很多時候,藥物即便起效,疼痛也不會快速消退,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才會逐步好轉,這個期間,患者需要靠止痛藥堅持下去。
這個案例令人遺憾,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整個團隊中,缺乏足夠專業的“主心骨”,來幫助家庭拿主意,協調好資源。

2018年11月,一位被確診為胰腺癌的趙先生,由于腫瘤包裹住了動脈大血管,不可手術,只能化療。
然而化療僅1個月后,趙先生查出疑似肝轉移。于是醫生更換方案為FOLFIRINOX(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左亞葉酸鈣+氟尿嘧啶)聯合樂伐替尼(抗血管藥物)。
之后的治療,讓趙先生飽受嚴重的嘔吐、手腳麻木、腹瀉、骨髓抑制(白細胞、紅細胞等暴跌)等副作用?;熎陂g,他甚至一口飯都吃不下,人也越發虛弱。如此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是病灶基本穩定。
此時,趙先生一家沒有因治療效果不理想而放棄規范治療,而是選擇立刻去找專業人士——盛諾一家尋求幫助。
充分了解趙先生當前遭遇的問題后,盛諾一家就像“挑夫”一樣,扛起了幫患者整合醫療資源的重擔,很快為其預約了日本某位消化內科的教授進行遠程會診。

會診中,S教授做出了重要判斷:
1. 當前化療雖然副作用較大,但仍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因此要繼續。但副作用可通過調整用藥劑量、給藥方式進行改善。目前方案中的樂伐替尼對于治療胰腺癌缺乏足夠的臨床數據支持,應當減掉。
2. 雖然肝臟檢出了可疑病灶,但并不一定就是胰腺癌轉移,很可能是良性病灶,假如真的如此,趙先生則仍有手術根治機會!
看到還有根治機會,趙先生一家非常開心。不久后,盛諾一家幫趙先生轉診到了日本專家所在的醫院,并安排當地員工陪護、解決趙先生和家人在日本就醫的一切問題。
在日本做完頭一次化療(方案已調整)后,陳先生驚喜地發現,自己雖然還有些食欲不振,但完全能吃一些食物。
化療到第七次時,雖然便秘、腹痛、手指麻木等副作用依然無法消除,但在醫生和專職營養師的幫助下,陳先生成功耐受了所有化療,體重不但沒有降,甚至還有所增高!

趙先生7次化療期間的體重變化
更令人欣喜的是,趙先生的肝部病灶在化療一段時間后,被日本醫生判定并非轉移灶,因此并不是晚期胰腺癌!
為趙先生提供診療的,并非是一個醫生,而是包含外科、內科、介入科等多個科室、3位教授以及多位優秀醫生組成的“MDT團隊”。
所謂MDT,指的是對一位患者,由多個相關學科(如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營養科...)的專家組成團隊,常態化地圍繞該患者討論病情、制定個性化綜合診療方案,以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
具體到趙先生身上,外科團隊負責手術切除腫瘤,同時盡可能為患者保住胃等重要器官;內科團隊負責幫助趙先生在術前盡可能縮小腫瘤、降低腫瘤標志物,直至達到手術指征;介入科團隊負責使用先進的“HIFU”刀技術,燒死纏繞在大動脈血管的腫瘤,協同外科實現根治;營養科團隊負責幫助保障趙先生術前、術后的營養支持...
這并不是簡單的幾個科室各做各的事,而是從制定方案到實施的全部過程,幾個科室會隨時探討方案,并根據療效和病情變化調整方案,各科室目標完全一致,那就是給患者更好的預后。
到達日本4個月左右,趙先生通過化療+HIFU刀治療,成功達到了手術指征,之后在2021年8月,他成功完成了胰腺癌根治手術,重獲了治愈的希望。

圖源:攝圖網
從無法手術到成功根治,奇跡的背后,其實并不復雜。
這其中,盛諾一家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幫助患者盡快找到了合適的醫院和專家,實現了資源協調;
患者和家人,在面臨巨大危機時沒有“病急亂投醫”,而是愿意多進行一些嘗試,且充分信任專業人士,避免了病情耽誤;
日本的醫院和醫生,通過MDT多學科診療團隊服務,盡力為患者提供了規范治療和前沿治療,做好了治病救人;
正是這三個方面原因,讓趙先生在治療關鍵期拿到了精準的診療方案,并得到了理想的結果。
(點擊查看更多案例詳情:胰腺癌治療奇跡!4個月,從智能化療,到成功手術贏得治愈希望!)

圖源:攝圖網
癌癥雖被稱為“萬病之王”,但現實中,抗癌成功案例其實并不罕見。
有的患者長期帶瘤生存,讓癌癥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慢性病。


有的患者治療后超過5年沒有復發,實現了“臨床治愈”。


而這些人和你我等大多數人一樣,不是什么富豪、名人,只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給自己一點野心,也成為這樣的“癌癥幸存者”呢?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