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2cfje"><noscript id="2cfje"></noscript></tbody>

  1. <li id="2cfje"><acronym id="2cfje"><cite id="2cfje"></cite></acronym></li>
    <li id="2cfje"><acronym id="2cfje"><cite id="2cfje"></cite></acronym></li>
  2. 免費咨詢 400-875-6700
    在線客服 09:00~18:00

    帶著八公分的腫瘤赴美救命,美國醫生一句話讓我瞬間淚奔…

    發布時間:2022-10-13   病癥: 腦瘤腦瘤

    醫院推薦: 妙佑醫療國際(原梅奧診所)Mayo Clinic 妙佑醫療國際(原梅奧診所)Mayo Clinic

    癌癥,從某一層面來說激發了人們探究未知世界的潛能。中國癌癥病人到海外尋醫問藥,就像打開了一扇尋求全世界醫療資源的窗。有時,他們所得到并非他們所預想的那樣順理成章,但是他們一定能感受到另一種文化和制度在對抗癌癥、挽救生命時的態度與努力。


    圖片

    (來源:攝圖網)


    36歲的季潔,是一位來自上海的高知女性,也是一名Ⅲ級腦膠質瘤患者。在堅持了四年的保守治療后,最終她還是決定接受國內醫生的建議,手術取出腦內已經有拳頭大小的腫瘤。


    患病后的季潔,暗黃、虛弱的面色掩蓋了往日清秀的面龐,更讓人震驚的是她幾乎像“紙片人”似的消瘦身材,身高1.7米的她,體重只有80幾斤……這是疾病和錯誤的治療帶給她的雙重磨難。

    半年前,她從國內某個專家口中獲得了足以讓自己振奮的消息“手術可以切除80%的腫瘤”,帶著這樣的心理預期,她來到美國這座“現代醫學圣地”找尋能為她開刀的權威醫生,以期獲得更理想的手術效果。

    一場手術的較量



    2017年8月5日,巴爾的摩。

    在經過了各項檢查和化驗之后,季潔終于見到了自己的主治醫生——美國顱腦外科專家約翰遜教授。

    圖片

    季潔就診的美國醫院


    “經過我和腫瘤內科、放射科、外科專家們的共同商討,我們認為手術只適合切除15%-20%的腫瘤。我們分析了你的腦部MRI報告,有15%-20%的腫瘤處于前顱部位,也就是接近額頭的地方,這部分腦組織比較少,手術可以摘除得比較干凈。然而,剩下的腫瘤與你大腦左部和后部的組織、神經緊緊相連,不能強行拆除?!?/span>

    從80%到20%,聽到美國專家的話,季潔的心瞬間涼了一大半,眼淚奪眶而出。她花費重金、跨越重洋,卻沒有想到會遇到如此巨大的落差。

    在呆滯了幾分鐘后,她和家人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不解,“為什么只能切除20%?

    美國專家再次確定了自己的觀點,“目前的情況下即使強行摘除,也至多只能摘除60%的腫瘤組織,但這樣,勢必會導致嚴重的手術后遺癥如行動障礙、智力障礙、視覺聽覺障礙等。我們認為采用手術結合放化療的治療方式,是目前更適合、更安全的方法?!?/span>

    治與不治,季潔陷入了兩難…

    一場癌癥患者的“賭局”


    季潔所患的大腦膠質瘤是常見的原發性顱腦腫瘤,年發病率約為3-8人/10萬人口,但較之在我國發病率極高的肺癌52.8/10萬(男性),仍是比較少見的惡性腫瘤。

    圖片

    (來源:攝圖網)


    2013年的一天,季潔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倒。頭顱MRI顯示,季潔的左島葉出現了一個大小在6公分左右的腫瘤,醫生判定低級別膠質瘤可能性大。

    此后,季潔被顱內腫瘤引發的癲癇折磨了數年之久。有時一天發作幾次,每次發作都會突然暈倒,喪失意識、四肢抽搐,持續幾分鐘后又自行緩解。

    為了照顧她,季潔的家人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不敢讓她獨自一人待在家里,請了阿姨24小時看護。

    由于低級別腦膠質瘤進展緩慢,季潔除了服用常規抗癲癇藥物以外,并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一向理智的她,做出了別人看來極不理智的決定——尋求中醫藥方治療腫瘤。

    由于聽信了某種抗癌偏方,季潔已經多年沒有吃過造血的食物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餓死”癌細胞。然而,幾年來癌細胞仍在頑強地長大,她卻因為長期的偏食,導致身體缺鐵、缺血、骨質疏松,身體虛弱更加重了癲癇的發作。

    到2017年,她顱內的腫瘤大小已經達到了8公分,而身體瘦到只有80斤,國內醫生只能建議她盡快手術,此時,季潔的身體和心理負荷都已經到了極限。

    兩害之中取其輕


    季潔的主治醫生約翰遜教授,是美國權威顱腦外科醫生,同時是美國腦膠質瘤研究學者,在過去20-30年中,他跟蹤了35例和季潔一樣的腦膠質瘤患者。他和他的團隊研究發現,通過手術、結合放化療的治療方式,這類患者的長期治療效果更好,同時也能保持著更高質量的生活。

    約翰遜教授所在的醫院不僅是美國知名的綜合性醫院,曾連續20多年霸占著U.S News & World Report 美國醫院綜合排名第一的寶座。同時,它是與美國哈佛大學齊名的醫療教學與科研體系,將臨床教學與實驗室研究相結合,使這里誕生了2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更涌現了眾多世界醫療領域里程碑式的新研究、新發現。

    圖片

    季潔所就診的美國醫院


    人體是極其復雜的生物結構,癌癥是不斷進化的可怕惡魔,因此,醫學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科學研究對醫學戰勝病魔有著戰略性的意義。

    圖片

    醫院放療室的天花板,讓人感到溫馨


    季潔所在的這家美國醫院,每年的醫學科研經費高達22億美金,醫院里的醫生,同時也是醫學院的教授和科學家,而她所就診的頭頸科,以治療各種復雜性、難治性腫瘤而聞名。

    1900年,“神經外科之父”Harvey Cushing在這里成功實施了頭一例腦瘤手術。如今,來自全球的腦瘤患者不僅可以接受標準的治療,還可以接受包括放射、化療、疫苗和基因療法等新型治療。截止目前,這家醫院仍保持著世界上低死亡率的記錄。

    圖片

    醫院待診室外擺放著漂亮的小石頭,在外面等待的家屬可以在石頭上畫畫、寫字為患者送出祝福


    首診見過約翰遜教授之后,季潔陷入了糾結中,是選擇回國手術還是選擇在美國手術?是冒著偏癱、半身不遂、甚至變成傻子的風險,摘除更多的腫瘤,還是穩妥起見,先摘除較好摘除的一部分,然后再通過后期的放化療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

    癌癥治療,就像在兩害之中取其輕?;疾『蟛豢赡苁裁炊疾皇?,每一種選擇,似乎只能試圖減少損失。

    最終,經過和家人的斟酌,季潔決定在美國接受手術。

    比癌癥更可怕的原來是…


    美國時間2017年8月9日凌晨四點,季潔做著手術前的最后準備,而她接下來面對的中美醫療差異,更可以用嘆為觀止來形容。

    手術非常成功,按計劃摘除了18%-20%的腫瘤組織。三天后,由ICU轉入普通病房,五天后,出院。季潔說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像她這樣的腦部手術,在國內再少也要住院兩周。

    美國醫生認為,病人在醫院期間會有各科醫生和護理人員來探視,病人很難獲得真正意義的休息。加之季潔雖然在手術過程中實施了輸血,但術后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出院休養是更好的選擇。

    按照計劃,放化療將在季潔術后兩周后開始。然而,在治療前夕的檢查中,化療科醫生發現,季潔的血檢中多項指標異常,白細胞低,血紅蛋白低,鐵、鈣等微量元素都很低。這意味著季潔目前的身體條件無法耐受化療。

    化療會影響人體脊髓的造血功能,而對本身就貧血的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美國放療科和化療科醫生會診后建議季潔先提高體內的造血功能,補充一個月的鈣、鐵、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依據身體的改觀再實施放化療。

    這對于歸心似箭的季潔來說,無疑是太過漫長的等待。然而,讓她走上彎路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做錯了選擇的自己。

    在抗癌的漫長經歷中,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捷徑,不想經歷放化療的痛苦,而相信某些“藥到病除”的偏方;盲目跟風于新藥、新技術,而忽略它可能隱藏的風險;不相信醫學和科學,轉而追求所謂的“抗癌偏方”……

    其實,真正通往康復之門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標準化治療。

    在2017年8月刊登在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由耶魯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傳遞了明確信息:癌癥的替代療法不能取代常規療法,盡管仍有很多問題待解決,但常規療法,即手術、放療、化療和激素治療,仍比包括草藥、飲食等在內的替代療法要有效得多。

    這項研究顯示,四種癌癥的患者(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如果摒棄常規療法而使用替代療法,5年生存率變得更低,死于癌癥的可能性提升至2.5倍。

    而我們熟知的喬布斯、演員徐婷等都輸在了這一點上。

    圖片

    喬布斯傳記作者艾薩克森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喬布斯曾在9個月里無視家人反對,拒絕接受手術等常規醫療手段,堅持選擇替代療法治病


    見證生命再次起航!


    終于在四個星期之后,季潔的血項指標達到了放化療的標準。

    她總計進行了28次的放療和六次化療,通過美國多學科團隊的緊密配合,季潔的治療過程在醫生團隊的監控下進行著。每周季潔都要進行一次血液檢測,一旦季潔的身體出現變化,放療科和化療科的醫生會共同為她調整方案。

    在治療的同時,醫生指導季潔進行各營養元素的補充。在整個治療期間,她除了出現了一兩次白細胞降低的狀況以外,一切都很順利。

    圖片

    放療期結束的病友帶糕點、飲料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放療結束的喜悅,愛和溫暖充滿整間醫院


    同時,放化療科醫生還為他約見了手術醫生,幫她修復了手術時留下的疤痕。

    疤痕去了,人也胖了,滿色紅潤、光彩照人的季潔與初到美國時判若兩人。

    一個月后,季潔再次見到了約翰遜教授??吹剿淖兓?,這位頭發花白的美國老教授露出了由衷地微笑,“祝賀你,你的治療非常成功。一個月以后來美國復查,我們會為你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幫你徹底消滅癌細胞?,F在,你可以回國,回到家人的身邊了!”

    這是季潔期盼已久的時刻,結束最后一天的治療,腫瘤科醫生團隊為她舉行了敲鐘儀式,從這一刻,季潔可以向全世界宣告:

    我有信心戰勝病魔!從今天開始,我的人生將再次起航!

    圖片

    腫瘤科敲鐘儀式,宣告癌癥患者的康復


    圖片
    “敲鐘儀式”譯文:快來敲響鐘聲吧!
    你沉默的心需要傾訴,需要為這令人自豪的新一天鳴鐘。
    完成治療,即刻踏上你的燦爛人生之旅。

    不同文化、制度下碰撞再所難免,但值得欣慰的是,醫療不分國界,對抗癌癥的每一點進步,都將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福音。


    (為保護患者隱私,文章中患者和主治醫師姓名均為化名)



    醫院推薦
    麻省總醫院
    麻省總醫院

    綜合排名:2(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百瀚和婦女醫院
    百瀚和婦女醫院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綜合排名:3;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波士頓兒童醫院
    波士頓兒童醫院

    綜合排名(兒童):1(2022-23美國兒童醫院排名)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

    神經??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紐約長老會醫院
    紐約長老會醫院

    綜合排名:5;心臟??婆琶?;神經??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400-875-6700

    出國看病費用評估
    我想咨詢的疾病類型(單選)
      我的目標國家是(可多選)
        您想咨詢的疾病名稱
        您的稱呼
        您的手機號

        驗證碼

        其他想要了解的信息

        為減輕患者負擔,盛諾一家已經和超過半數美國癌癥排名前十的醫院達成深度合作協議,在國際自費患者常規折扣基礎上,額外為盛諾一家轉診患者爭取到5%-40%不等的專屬醫療費用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