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奇跡!一名晚期癌癥患者的起死回生之路!
如何對待這些從正常細胞“叛變”而來的癌細胞?必須去消滅,但不可能斬盡殺絕?,F代常用的“消滅手段”(手術、放療和化療)不能完全“治愈”癌癥。共處是主旋律。采取不同手段,單一或組合地控制癌細胞,讓癌細胞與人“共存”,將癌癥變成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是一種理想,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和策略。
——《與癌共存》



第二次治療后,咳血進一步減少,右腿痛減輕。胸腹盆腔 CT提示,左肺上葉靠近縱膈并壓迫左主支氣管的病灶有明顯縮小,從7.1公分縮小至4公分左右,部分肺泡重新有氣體充盈,與聽診結果一致。左側胸腔積液消失。腹部的轉移灶也大部分縮小。M醫生說,這是他見過的用相同治療方案的患者中療效非常顯著的一個病例,建議繼續治療。
第三次治療后,咳嗽咳血進一步減少,聲音嘶啞完全消失,右腿仍有疼痛,但程度減輕,體能加強。但自覺吞咽時有少許食物阻礙感。血象提示白細胞下降明顯,中性粒細胞由1.44降至0.91。醫生建議繼續治療,但是在治療后給常先生注射了提升白細胞的藥物。
第四次治療前做了常規CT檢查,醫生很高興地告訴患者,新的CT提示,他的肺癌已經得到很顯著的療效,肺部腫瘤繼續縮小,由前次的4公分進一步縮小至2.8公分,殘留部分因為有以前放療后的瘢痕,不出意外已經是死亡組織。另外腹膜后原來的轉移灶完全消失。綜合判斷,常先生的腫瘤縮減超過80%。血象也有改善,白細胞已經回升至正常水平。
第五次治療前血檢提示,肝功能有一定程度損害,根據計劃,停止了依匹單抗治療,第五次治療改為納武單抗單藥治療。常先生繼續對治療有良好的反應。
第六次治療前CT檢查提示治療繼續有效,縱膈淋巴結轉移灶穩定,沒有新發病灶,左上肺葉原發灶穩定,右側髖骨轉移灶穩定。但此時常先生自我感覺右腿痛已經明顯減輕,吞咽阻礙感也有明顯好轉,飲食、活動與睡眠都無異常。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JianjunZhang
主要職務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胸/頭頸腫瘤內科助理教授兼任職務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基因組醫學部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