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看病案例:把癌癥變成慢性病的秘訣,原來是……
導讀:
如果把抗癌的過程比作一場長途跋涉,那么,抗癌藥物就像一匹耐跑的馬,馬兒跑得越久,生命就越長。當馬兒跑不動了,就要換更快的馬。這就像藥物耐藥了,我們要尋找更有效的藥物一樣。本次我們訪談的對象是來自江蘇的程先生,像所有腫瘤患者一樣,他一直在糾結耐藥后的下一步治療。不同的是,這次,他要當一名“不太聽話”的病人。

“化療耐藥后用阿法替尼……”這是國內一連兩位肺癌專家給我的答案??晌乙呀洺霈F了多處骨轉的情況,如果接下來腫瘤轉移到腦部,就會真正威脅到我的生存。究竟是聽醫生的話服用阿法替尼,還是用突破血腦屏障更有效的奧希替尼?腫瘤耐藥后“無藥可用”,幾乎是每一位癌癥患者們都要面臨的困境。而我通過不斷地求證,終于找到了延長生存期的抗癌攻略!
雪后的波士頓



后 記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Patrick Y. Wen
中樞神經系統癌癥NCCN指南專家組成員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學教授Castle Connolly美國超級醫生
Eric P. Winer
耶魯癌癥中心主任耶魯紐黑文Smilow癌癥醫院主任醫師美國乳腺癌研究基金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學顧問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Jeffrey A. Meyerhardt
胃腸道癌癥中心臨床主任臨床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結直腸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結直腸癌中心聯合主任丹娜法伯/哈佛癌癥中心胃腸道腫瘤SPORE項目聯合領導人美國癌癥協會癌癥幸存者營養和運動指南制定者
Mehra Golshan
腫瘤外科學Dr. Abdul Mohsen and Sultana Al-Tuwaijri特聘教授乳腺腫瘤外科??七M修培訓主任哈佛醫學院外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