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講述:我在日本戰勝了晚期癌癥!
患者:張先生(化名)
病情:結腸癌Ⅳ期伴肝轉移
赴日時間:2018年10月
(以下內容根據患者口述整理)

大概從一年前開始,我發現自己排便習慣變了,一天要上三四次,大便形狀變細,還總是覺得排不凈,由于沒有發現什么便血,我就沒有在意。就這么拖到去年10月份,肚子開始隱隱作痛,直到有一天夜里,肚子疼得我冷汗直冒,愛人把我送到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已經腸梗阻了。
接著我做了腹部CT和PET-CT,壞消息接二連三地來:乙狀結腸腸壁增厚,考慮結腸癌;肝內發現了病灶,考慮肝部轉移…
蕞后,我們當地的醫生判斷我是:結腸癌伴肝轉移。
我們一家人的心情如烏云壓頂,此時,很多朋友給了我建議,日本醫療比較先進,恰好我又有簽證,為什么不到日本去治療呢?
病情不等人,我決定到日本去就醫,也正是這次在日本的就醫經歷,讓我真切了解到了一個真實的日本醫療,以及這個國家之所以可以成為“亞洲醫療之光”背后的種種原因。
日本是一個講求高效率的國家,這一點也體現在醫療上。
通過盛諾一家的服務,在四天內完成了病例翻譯,而我選擇的醫院是地處東京的一家具有悠久歷史的癌癥??漆t院。
我就診的日本醫院
當時,我的情況已經很危急了,腸梗阻必須馬上治療,盛諾一家的工作人員為我掛了急診。
接診醫生是這家醫院腸科的權威專家藤原醫生。
他快速梳理了我的病情:乙狀結腸梗阻,發現2處癌變點,附件有兩處淋巴節增大,肝上有3處轉移點。
藤原醫生認為:當務之急必須先手術解決腸梗阻的問題。然后,明確診斷,確定手術方式。
鑒于我的病情緊急,藤原醫生很快和醫院的住院部門聯系,而我非常幸運地當天就住進了醫院,聽說這在國際患者中是非常罕見的“待遇”。
住院當晚,我的護士擔當鈴木小姐給了我一份住院基本計劃,第二天我就要開始各項檢查,根據結果確定手術日程,預計住院3星期左右。另外囑咐我現在不能吃飯,可以喝水,每天不間斷打3袋營養吊瓶。
住院第二天,各項檢查緊鑼密鼓地開始,同時,醫生讓我服用瀉藥排凈,從住進醫院到我躺到手術床上僅僅用了五天時間。
很早就對日本外科手術的水平有所耳聞,但當自己體會過才知道,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日本外科手術的強大優勢是建立在大量細致而瑣碎的工作之上的。

這家醫院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
藤原醫生說:“首先你需要系統的檢查,還要再做個肝部MRI檢查,確定轉移點是3個還是更多,如果MRI確認只有3個轉移點,考慮一次手術完成。如果是4個點以上先考慮肝部化療再進行手術?!?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于是,我完成了基礎體檢、尿檢、血檢、X光,心電圖,肺功能檢查、胃窺鏡、肺部和腹腔CT、肝部MRI等一系列檢查。
三天后,藤原醫生電話通知我,除了大腸跟肝臟部位的病灶外,未發現其他需要治療的病變。同時,他也找到肝臟科和外科的專家,共同進行會診,為我制定手術方案。
確定手術前一天,我和家人一起聽取了藤原醫生的術前說明。
結語
注:為保護患者及醫院隱私,文章中醫生及護士姓名均為化名)

本案例轉診顧問:
鄭許芹

腫瘤學碩士
盛諾一家醫學總監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