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實例—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
Anna坐在床上,笑著拍打胳膊。她的媽媽,Amy,正在談論自身癌癥的經歷,這幾乎斷送了6個月大的Anna出生的機會。
Amy,年僅29歲,3次癌癥幸存者。在17歲的時候,Amy注意到她鎖骨附近有個隆起物,想不到的是,她隨后被診斷為:霍奇金淋巴瘤(HL)。她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中心接受治療。每次治療后她都試圖擁抱新生活,正如年輕人樂于嘗試的那樣。
大概這是#1次,Amy有了典型青少年的困擾。她擔心道:“我可以參加畢業舞會嗎?我需要減肥嗎?我會變成禿頭嗎?”她在丹娜法伯癌癥中心接受放療,從高中畢業,進入羅德島州大學,一年內癌癥沒有發作過。
大二的時候她轉學到佛羅里達大學,她渴望擁有離家后的新生活,但是一個學期以后她得知她的癌癥又回來了。她搬回位于麻省韋斯特勃魯的家,在丹娜法伯癌癥中心進行化療,然后去弗雷明漢州立學院上課。
她的父母積極支持她的治療,檢查她的化療單,甚至詢問輸液時萬一突然斷電結果會怎樣。Amy的媽媽Sheila Cizauskas,回憶道:“我們變得更注重行動,但是從#1天,Amy的醫生David Fisher、護士Kecia Boyd和其他的團隊成員很歡迎我們的參與。他們不是僅僅和我們開開玩笑。他們和我們:很費心的父母,在一起努力?!?/p>
Amy和她的父母評價道:治療團隊非常尊重他們不同的想法。舉個例子,當Amy后來發展成了血小板障礙,她媽媽很害怕,說:“可是Amy穿著高跟鞋出去跳舞。但是Fisher醫生是個非常棒的調解人,通常支持Amy,又十分理解整個家庭都在參與她的治療?!?/p>
#1次癌癥再度惡化之前,Amy,總是夢想著成為一位母親,邁開非常重要的一步:保存她的生育能力,因為生育能力有時會被癌癥治療損害。醫學博士Marc R. Laufer,丹娜法伯癌癥中心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生殖專家,推薦19歲的Amy嘗試一種新的藥物,這個藥物能夠在化療期間保護婦女的卵子。Amy說:“在這段時間,我沒來例假,但是治療一結束,例假又來了,我的生殖能力又恢復正常了?!?/p>
Amy仍然下決心要迎接新生活,返回了佛羅里達大學,卻得到了壞消息:她的癌癥第二次再度惡化。她返回波士頓,在丹娜法伯癌癥中心接受了干細胞移植,這項手術旨在給她健康的骨髓、驅趕癌癥、重獲健康,干細胞移植成功了。她又轉學到本特利學院,2001年畢業,認識了Greg Woodbury,他們于2003年結婚。
3年后女兒Anna在一輛救護車上來到這個世界。Amy,她的身體無數次地抗擊癌癥,還能順利產下寶寶,母乳喂養寶寶,真是很神奇。,看著Anna對著自己咧嘴笑,發出咯咯聲。Amy說:“這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活著的每都是神的恩賜。如果不是因為我的癌癥,我沒可能遇到Greg,更別提Anna了。我不可能擁有這美好的生活?!?/p>
英文原文鏈接:http://www.dana-farber.org/Adult-Care/Treatment-and-Support/Patient-Stories/Amy-Woodbury---A-wonderful-life.aspx
附美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統計數據:
官方來源鏈接:http://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nhl.html#survival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綜合排名:2(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2022年美國醫院排行榜:綜合排名第五
根據美國癌癥研究所,希望之城在乳腺癌,腸癌,肺癌,前列腺及淋巴癌等有突出優勢,超過10年在南加州醫院中保持生存率
日本綜合排名前五醫院
Patrick Y. Wen
中樞神經系統癌癥NCCN指南專家組成員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學教授Castle Connolly美國超級醫生
Eric P. Winer
耶魯癌癥中心主任耶魯紐黑文Smilow癌癥醫院主任醫師美國乳腺癌研究基金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學顧問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Jeffrey A. Meyerhardt
胃腸道癌癥中心臨床主任臨床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結直腸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結直腸癌中心聯合主任丹娜法伯/哈佛癌癥中心胃腸道腫瘤SPORE項目聯合領導人美國癌癥協會癌癥幸存者營養和運動指南制定者
Mehra Golshan
腫瘤外科學Dr. Abdul Mohsen and Sultana Al-Tuwaijri特聘教授乳腺腫瘤外科??七M修培訓主任哈佛醫學院外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