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直擊日本體檢,終于揭開日本癌癥生存率兩倍于中國的真相!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發表了2006-2008年全癌癥五年生存率,總體為__,
與美國__的癌癥五年生存率幾乎比肩,
是中國__的癌癥五年生存率的兩倍。
我們不禁發現:鄰國日本,在癌癥防治上已經悄然領跑亞洲,甚至站在了全球抗擊癌癥事業的潮頭。
近日,一位女記者分享了她去日本體檢的親身經歷,為我們揭開了日本癌癥生存率兩倍于中國的真相。
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失去健康,就會失去一切。
我是一個報社的資深新聞記者,也是一位妻子和母親,無論工作、生活多忙,身體健康一直是我最最看重的。
日本是全球癌癥篩查最為發達的國家,因此,今年我決定用一次日本體檢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我選擇的醫院是在日本鼎鼎有名的癌研有明醫院。
當我親身體驗過才發現,原來,日本體檢是如此不同。
1、檢前準備,三天前就要開始
體檢前半個月我就收到健診中心從日本快遞過來的體檢資料,包括體檢前三天需要開始準備的咳痰收集器、尿液收集器、代餐食品和全套體檢資料。
因為,據日本體檢醫生介紹:提前收集三天的痰,比只采集一天的痰準確率更高。
痰液收集瓶
體檢前要填的表格,問題多達100多個
代餐食品則是為了讓我的胃得到很好的排空,讓它逐步調整到低油低鹽低脂的狀態。
體檢資料的每一步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問診單里更有涉及家族史、過敏史、手術經歷和自己曾經患過的病史等等,寫完這個資料,感覺做完了一張考卷。
我也不敢怠慢,認真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畢竟是關乎自己健康的大事,關于此次體檢能否順利的大事兒。
2、一個日本人都很難預約到的體檢
日本癌研有明醫院的體檢在日本人來看都是非常難預約到的,早在半年前我就通過盛諾一家預約了此次體檢,而我只需靜靜地等待體檢這一天的到來。
2018年4月20日,我降落在羽田國際機場。當地的助理、服務人員、翻譯早早等在那里。
客服給我迅速辦理了入住手續,我趕緊把當天晚上要吃的備餐和瀉藥吃好,喝飽水,等待第二天正式的體檢。
這心情簡直猶如第二天準備上戰場的士兵。
體檢前詳細的注意事項
我的翻譯姓申。見到了她之后,我們沒有寒暄,步行三分鐘來到日本排癌方面體檢歷史最悠久的健診中心之一:癌研有明健診中心。
偌大的健診中心人并不多,一切有條不紊
為了避免隱私泄露,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為每位體檢者分配單獨的一個個小房間。
上到三樓,前臺微笑著遞給我們一張中、日、韓、英四國文字的注意事項表,提醒我們在體檢時應特別留意的禮貌禮節。
四國文字組成的體檢注意事項表
可降解的體檢指環
3、細節為王,日式服務果然不一樣
我們來到體檢的第一個房間,檢查身高、體重,量血壓,驗血,換上干凈的體檢服。
體檢要換的衣服,醫院都有溫馨提示
抽完血,自己坐在旁邊按壓3-5分鐘。在這里,禮貌的護士小姐會幫我固定一個黑色細條綁帶,這樣,我就不用手指按壓,可以帶著這個綁帶去進行下面的體檢。每次在國內體檢的時候,這個按壓的動作都要等待好幾分鐘。
接著是眼部、眼底和眼壓檢查。同樣,我不需要刻意看什么圖畫,什么視力表,通過視力儀器,盯著屏幕上1-2個亮點即可,很快,兩分鐘結束。
之后是超聲和甲狀腺檢查。
大家都知道,國內超聲檢查,4、5月份或9、10月體檢還好,如果遇上秋冬天,體檢醫生在我們腹部涂上那涼涼的液體,我們就會心頭一緊。而且因為體檢的人多,體檢醫生大多是快速抹上液體,用儀器左翻右翻按壓兩下,然后冷冷地丟給你一張紙:好了,沒事了,擦擦吧。沒等你把衣服穿戴整齊,下一個體檢者就已經進來了。
而國內檢查甲狀腺,也一般是醫生在脖子周圍摸一摸就完事。
日本不一樣。這里的超聲儀器可同時檢查甲狀腺,也就是說這個液體會同時涂抹在脖子和肚子上,但這個液體是加過溫的,液體的溫度保持比體溫略高2-3度,所以感受會非常舒服。在我躺下時,護士輕聲讓我向左側或向右側移動,或伸起雙臂。此時,申老師一直在旁邊陪同翻譯。
連毛毯也是加溫過的
我每進到一個體檢房間,進門處都放有日式清爽的收納盒子,讓我把手機、充電寶,或其他個人物品放在收納盒里,這樣我手里就可保持沒有任何物品。
體檢醫生告知我不斷地轉換角度,來滿足超聲波體檢的要求。結束后,她拿給我一個同樣溫潤的濕毛巾,讓我把剛才超聲波體檢抹上的液體擦干凈。
從這一刻起,我覺得人在這里是被尊重和理解的。有的人因為放松和休息會選擇去按摩,而此刻,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體檢也能這么放松,感受這么好。
4、胃鏡、腸鏡檢查居然很舒服
腸鏡和胃鏡檢查,常常被很多人定義為最痛苦的檢查,而在這里的體驗居然很舒服。
在日本做的是無痛胃鏡,在喉嚨那里放少量鎮靜劑。據說無痛胃鏡的結果更精確,由于麻醉狀態下胃腸蠕動減少,更便于發現細微病變。使用鎮靜劑的話比麻藥對身體神經系統的損傷更小。
然后,我就像睡著了一樣,沒任何感覺。就這樣躺了幾分鐘,醒來便發現做完了。
做腸鏡的準備過程花費的時間比較久,但對于擔心患上重大疾病的我們來說,準備越充分,檢查得越仔細越好。
我先喝排泄液體,把腸子排空,要排泄物變成像無色尿液一樣的狀態,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喝護士給的有一點果味的酸酸的飲料。不停地喝,每次喝差不多兩升,喝完就會上廁所,直至排泄物達到標準。
這個過程主要是等待或者起身活動,以加速腸的蠕動。
檢查腸鏡所用的瀉藥
護士小姐不斷過來看我的排泄情況,并指導我說,即使暫時沒有便意,也建議去衛生間等著,所以我就不斷在衛生間和外面沙發之間穿梭。
所有馬桶都帶自動沖洗功能
接近下午3點,我的排泄物終于達到標準,護士小姐遞給我一個后面開叉的無紡布內褲,告訴我去衛生間換上,然后我就躺到可移動的床上。她幫我把內褲和其他物品用兩個分開的塑料袋包好,掛在我床邊。
然后,護士小姐推著可移動工作臺,到我的床邊量血壓,用各種儀器測量相關數據,并在電腦中輸入儀器產生的各種數據。
洗腸液記錄表
由于腸鏡檢查同樣需要打鎮靜劑,且打完鎮靜劑之后會有一些恍惚,所以護士專門交代今天不建議做任何重要工作。比如開車,比如做一些重要事情的安排,最好的方式就是休息。我當然聽從護士的安排。
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接下來同樣沒有任何不適感,只是感受到護士小姐們在周圍活動,我靜靜地躺在床上休息。此時我想的最多的就是,等會做完我要吃點什么,餓了一天的肚子,我要吃金槍魚刺身,要吃看起來很漂亮的壽司。假若身體一切正常,我更要認真地過今后的每一天。
這樣想著,想著,眼皮就開始打架了。
腸鏡檢查很順利,居然只是舒服地睡了一覺。
5、婦科檢查也可以很有尊嚴
婦科檢查想必女生寶寶們都知道,那種痛,那種不適感,讓我常常覺得一年有那么一次就夠了。而在癌研有明醫院里,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它是如此私密、如此規范,讓我覺得自己是如此被尊重。
早聽說日本的婦科檢查很人性化,但究竟如何人性化還處于想象中。好在申老師提前跟我講過,那個婦科椅子會自動把我的兩腿分開,帶著好奇和半信半疑,我開始進行婦科檢查。
日本婦科體檢的專業椅子,是電動的
大夫讓我把自己的內褲脫掉,換上一條無紡布內褲,我打開一看,原來是個開襠褲。正在好奇這開襠褲的使用方法,大夫微笑著指導我,讓我坐上婦科檢查座椅。
等我坐好,旁邊的簾子被拉起,也就說大夫看到的只是我的下半部分。然后檢查床會自動緩緩升起,呈45度角傾斜。同時,兩邊放腿的部分,在婦科檢查床的帶動下徐徐地呈自然分開狀。大約一分鐘,我完全沒感覺,婦科檢查就結束了。
我驚詫,這就是之前護士一直提醒我的,婦科檢查會有點痛?這簡直是無感??!
接下來,雙腿又被椅子自動合并,并平穩地落回到地面。此時,婦科大夫說:一般檢查完會有點出血,讓我換回自己的內褲,并墊上門口收納盒里擺放整齊的衛生巾。還交代說:可以多拿幾片,便于這幾天使用。
我當時就被感動到了,這種人性化,在國內從來沒有過。
每次體檢,對婦科檢查的那種恐懼感,在這里變成了溫情和溫暖,難怪那么多人說日式服務很是體貼周到。
6、一毫米的腫瘤都別想“逃逸”
結束一天的體檢,一位全科醫生在她的辦公室等我許久了。她面帶微笑,和藹地問我:“今天的體檢是否滿意?目前的身體狀態是否ok?”
我笑著回答:除了餓,其他沒有不適都很好。
然后,這位醫生開始對我胃和腸的片子進行詳細講解,說我的胃腸功能很好,沒有問題,婦科也沒有問題,只是有一些貧血,需要注意藥療和食療,其他的結果要三周才能出來。
因為會有兩位主管大夫看完完整報告后才能給出最終結果,讓我耐心等待。我心想:好東西值得等,更何況是我的體檢報告。
至此,我的日本體檢經歷就全部分享完了。
后記:
這次日本體檢的經歷的確跟以往我在中國的體檢非常非常不一樣。我是每年都體檢的人,可近兩年的體檢,讓我越發覺得每年的體檢變得流于形式,負責體檢的醫生資歷和經驗相對在降低。
我們不禁發出疑問:為什么年年體檢的人,還是會直接查出晚期癌癥?
我無意貶低我們祖國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我只想說,在我們不知道如何創新、如何進步的時候,向他人學習和以人為師,不失為讓自己快速進步、事半功倍的好方法,畢竟閉門造車、盲人摸象,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
唯有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所有我們做的不好的,去接受比我們優秀的人和事,不做井底之蛙,發現差距和不足,并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最終趕上它或超越它。
日本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頭,大概__的癌癥發現處于早初期,其中__的人可以得到治愈。
而這也是日本在抗癌領域取得階段性成功的關鍵因素:預防大于治療。
提高國民素質這項千秋大業,需要個人和國家共同托舉。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定期進行專業、靠譜的體檢,讓自己和親人遠離疾病,讓健康成為一種責任。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