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癌中之王”胰腺癌,晚期能否靶向、免疫治療?
醫院推薦: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
在眾多癌癥當中,如果從惡性程度和預后的角度考慮,則“癌中之王”的稱號毫無疑問屬于胰腺癌。不僅如此,由于胰腺癌起病隱匿,很多患者一經確診,便已經是無法治愈的晚期,只能通過藥物治療尋求長期帶瘤生存。
(圖片來源:攝圖網)
年近60歲的李先生(化名),正是一名晚期胰腺癌患者。通過一段時間的化療,他體內的腫瘤有了一定程度的縮小,病情也比較穩定。不過就在此時,李先生卻找到盛諾一家,預約了國外胰腺癌專家的遠程咨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患者基本情況介紹
大約半年前,李先生因腹痛、背痛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結果不幸確診為胰腺癌,且已存在肝臟、大網膜等轉移,分期為晚期。醫生很快為其安排了化療,以壓制腫瘤進展。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20年會公開的研究顯示,對于沒手術機會且KPS≥70分(可理解為身體耐受力基本良好)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一線化療方案通常為FOLFIRINOX(奧沙利鉑+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亞葉酸)方案和AG(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濱)方案。
而李先生所用到的一線化療方案為FOLFIRINOX方案,經過1個半月的化療(4個周期),他的腹痛癥狀有所緩解,影像檢查也顯示各處腫瘤均有了一定程度的縮小。
(圖片來源:攝圖網)
雖然如此,但李先生的擔憂并未消除。因為他了解到,胰腺癌雖然可以通過化療緩解病情,但一段時間后,耐藥無可避免會發生。而胰腺癌的惡性程度極高,屆時腫瘤的反撲勢必帶來新的挑戰。
因此,李先生希望能夠未雨綢繆,提前了解后續的治療方案,以及當前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比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前沿的新藥臨床試驗等等,都對李先生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
在這些想法的驅動下,李先生很快通過盛諾一家預約了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胰腺癌專家W博士,用遠程會診的方式為自己答疑解惑。
二、專家意見分享
為李先生提供咨詢服務的W博士,其臨床專長領域是胰腺癌、膽管癌以及膽囊癌。W博士專注于開發新療法及前沿臨床試驗,并對免疫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李先生當前需求的專家。
在詳細了解了李先生的病歷、當前關注問題后,W博士給出了下列意見:
1、根據患者當前情況,您認為當前方案是否合適?后續方案應該是什么?
W博士:當前方案明顯對患者有效,因此應當繼續使用,并根據治療后第4、第6個月的復查影像結果,決定后續治療方向。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患者病情穩定或有部分緩解,那么方案可以調整為FOLFIRI維持治療;
如果患者完全沒有不良反應,可以繼續維持FOLFIRINOX方案,只需要降低奧沙利鉑的劑量即可;
如果患者病情出現進展,則需要更換方案,如吉西他濱+白蛋白紫杉醇聯合化療方案,或考慮尋求合適的臨床試驗。
2、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該如何解讀?
W博士:基因檢測顯示,患者有KRAS(G12D)突變、FGFR1基因重排、TP53基因突變,腫瘤突變負荷(TMB)為3.99個突變/Mb,微衛星穩定性(MSS),無胚系BRCA突變、無PALB突變。
根據這些結果,我認為當前除了化療,沒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案。
比如免疫治療,研究顯示該療法只對微衛星不穩定的患者有效;又比如FGFR1基因重排,目前也沒有可靠數據支持有藥可用;沒有胚系BRCA突變,不符合奧拉帕利靶向治療的要求。
3、是否有必要在當前方案中加入放療或免疫治療?
W博士:晚期胰腺癌,只有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且經過主治醫生判斷確實有必要,才考慮加入放療。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我不建議在臨床試驗之外為患者加入免疫治療。因為研究數據并不支持對他這類典型的胰腺癌患者使用PD-1、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事實上,近期有很多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免疫治療對胰腺癌患者無效。不過目前還有一些針對特定患者使用的新型免疫聯合治療臨床試驗,也許這些試驗會有好的結果。
總之,目前不建議該患者使用免疫治療。
4、有沒有化療之外的備選方案?如T細胞擴增回輸療法?
W博士:患者可能用到的主要療法包括長期化療、支持性治療和癥狀管理,以及可能參加的臨床試驗。
關于來自健康供體的T細胞擴增回輸療法,我認為很可能沒有作用,因為這些T細胞無法識別胰腺癌,同時也并未獲批;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擴增回輸療法,在某些小小型試驗中有用在胰腺癌患者上,但樣本量過小、有效率難以保障,也不考慮優先使用。
5、患者是否可以嘗試參與Keytruda(PD-1,K藥)+奧拉帕利的臨床試驗?
W博士:根據POLO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奧拉帕利可以用于BRCA基因胚系突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維持治療,但前提是患者既往接受過鉑類化療、且病情穩定超過4個月。
(圖片來源:攝圖網)
該患者沒有BRCA基因胚系突變,且不符合其他條件,暫時不應考慮奧拉帕利。
我們目前確實也有對于無胚系BRCA突變患者的臨床試驗,但該試驗只針對鉑類治療效果極好的患者,方案為K藥聯合奧拉帕利維持治療。入組該試驗,患者需要每3周到醫院隨訪并進行監測。
如果患者在第4、第6個月的復查結果非常好,身體狀態也非常好,屆時我們可以再討論是否要入組該臨床試驗。
6、國內某教授提到患者可以考慮納米刀(Nano Knife)微創消融治療,您覺得如何?
W博士:大部分胰腺癌發現即是晚期,也就是全身性的疾病。納米刀之類的療法屬于局部治療,對延長生存期沒有幫助。
不過對于特定患者,此類治療可能具有一定的意義,比如緩解某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等。但在我院,不會對胰腺癌患者進行納米刀治療。
7、患者目前有大便不成形的問題,該如何緩解?有什么輔助藥推薦嗎?
W博士:這可能是因為化療引起的脂肪痢或腹瀉問題,患者應限制油脂或高蛋白飲食。在美國,我們會鼓勵患者進行高卡路里飲食來預防體重減輕,也會考慮使用胰脂肪酶(CREON或ZENPEP)。
如果患者食欲很糟糕,也可以考慮使用屈大麻酚(Dronabinol)來刺激食欲。此外,積極的鍛煉、冥想或許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會診小結
面對“癌中之王”胰腺癌,患者所承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因此李先生雖然初始化療有效,卻依然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擔憂。
出現這種情況,不單因為胰腺癌惡性高以及進展快,國內醫生因工作負荷過重,難以給予患者充足的疾病、治療相關的信息,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本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W博士通過會診為患者關心的各項問題均提供了細致的解答,并介紹了后續可能用到的治療方案、臨床試驗等信息,讓患者對后續治療有了清晰的認知。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種不再迷茫的“踏實感”,對癌癥患者的幫助,是巨大的。
此外,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很多癌癥患者在生病后,非常容易被諸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納米刀、質子治療等前沿療法所吸引,并渴望借助這些“高科技”使自己擺脫病魔困擾。
但實際上,任何一種療法都必然有其局限性和適應癥。在不恰當的時機,某些充滿巨大誘惑力的前沿療法不僅幫不到患者,反而可能因為替代了靠譜的標準治療而耽誤病情,應當非常謹慎。
總之,真正靠譜的治療方案,一定是由權威專家把關、以可靠的臨床研究數據為支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量身定制訂的個性化方案。
如果您也希望如李先生一樣,在治療陷入瓶頸或內心充滿疑問時,有國際權威專家為您答疑解惑,那么請點擊右邊在線客服聯系我們。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