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飲食、運動、疫苗或維生素等非手術方式,能消除肺結節嗎?
今天的標題,是現實中很多肺結節患者希望了解的問題。畢竟,不開刀治好肺結節,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那么,這些方式能夠消除肺結節嗎?
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結節患者王先生,是個年紀40多歲的男性,從不吸煙、飲酒,早睡早起愛運動,可以說生活方式比大多數人都健康。
但在大概一年前,他通過定期的肺部低劑量螺旋CT檢出了雙肺有多枚微小結節,其中一枚較大者約為5mm。

(圖源:攝圖網)
對于查出肺結節的普通人來說,很少有人不害怕,因為結節若為惡性,則屬于肺癌,會繼續長大甚至擴散,危及生命。但對于王先生來說,恐懼感可能要更大。
其一,王先生的家族成員中有肺癌患者。因此,我們可以稱之為有肺癌家族史的結節患者,患癌風險相比普通人更高一些。
其二,在一年的定期隨訪中,王先生右下肺的較大純磨玻璃結節(即毛玻璃結節)略微增大(增大了約1mm),且密度也有些許變化。這些都可能預示著不好的結果。
以上兩點,讓王先生充滿了恐懼。但詢問起是否該盡快手術時,多個專家卻表示“不好說”、“不能確定”,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問題需要解決,整天提心吊膽的滋味太難受,于是王先生通過盛諾一家,聯系到了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臨床實踐指南委員會前主席、肺癌大咖Christopher G. Azzoli博士,希望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得到明確的指導意見。

一、肺癌大咖答疑解惑
Azzoli博士根據王先生既往資料,針對他當前關注的問題,很快給出了指導意見。
1、這些結節是惡性還是良性?
Azzoli博士:查閱了患者既往的影像資料后,我認為這些肺結節的是惡性腫瘤的風險非常低。它們可能是良性的腺瘤樣增生。當然,確診結節良惡性的方式只有病理活檢,可以考慮通過術前穿刺活檢(目前不適合)或者術后對切除病灶進行活檢確認。
雖然1年隨訪期間,結節略有變大、密度略有變化,但仍不能確定它是惡性腫瘤,因為變化幅度非常微小,可能只是因機器、操作的細微差異導致的。
另外,患者的這類結節即便是惡性,短期內也不會進展超過原位癌階段。在原位癌階段,僅通過手術,無需化療等藥物治療,治愈率也接近100%。所以再觀察一段時間,直至有明顯惡性變化,是安全的。

(圖源:攝圖網)
2、能否通過藥物、飲食、疫苗或者維生素等方法,不手術消除這些結節?
Azzoli博士:肺結節是無法通過藥物、飲食、疫苗或服用維生素來消除的;除非是炎癥,那么通過短期的藥物治療,是可能消除的。但該患者的結節應不屬于炎癥。
3、患者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切除肺結節?
Azzoli博士:患者非常年輕,預期壽命還很長,如果結節高度惡性,那么手術切除能獲得的收益是較大的。未來,如果結節出現實性化部分增多、明顯變大等惡性征兆,或者通過穿刺活檢明確為惡性,那么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目前來看,患者結節不止一枚,即便切除了較大結節,后續還可能再次出現其他結節。因此手術治療的核心在于兩點:盡可能保證手術切緣無腫瘤累及,盡可能少地切除肺,多保留正常肺組織。

(圖源:攝圖網)
確定手術后,由于具有這類特征且體積較小的腫瘤在手術過程中很難尋找到,那么醫生通常需要在切除術前通過影像導航放置金屬基準點來定位腫瘤?;颊咝枰晃患毿闹艿?、經驗豐富的胸外科醫生來實施手術,以保住更多的健康肺組織。
二、小結:
很多人在發現結節后,會因為對可能出現的肺癌過度恐懼,草草進行手術。但在做出決定之前,每個人都應當冷靜下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結節是否已經有明顯指征、大概率是惡性?(避免不必要損傷)
結節的生長速度是否很快?如果不盡快切,是否很快會進展為浸潤性肺癌,甚至轉移?(急迫性是否真的存在)
手術能完全切干凈所有結節/腫瘤嗎?(如果切,要切干凈)
如果結節是惡性,我是否已排除其他部位可能存在的轉移灶?(遠端轉移不可手術)
術后是否大概率不會再有其他結節冒出頭,導致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術?(手術次數有限)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Christopher (Jerry) G. Azzoli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院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