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小結節,10年“和諧相處”后,竟還是變成了癌!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一位年輕女性的抗癌案例。這位患者通過體檢查出了雙乳存在小結節后,與它們“和諧共處”了長達10年之久。

來源:攝圖網
這對于已經過慣了安生日子的患者來說,無疑是個糟糕的消息。那么接下來,她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大約在10年前,錢女士在體檢中查出了雙側乳房存在幾個小結節。大小都還不到1cm。
類似錢女士這種情況的女性,其實不在少數。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會定期前往醫療機構接受體檢。而乳腺檢查,則是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也正因此,查出乳腺結節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據科普中國介紹,乳腺結節是一種女性極為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在50%以上[1]。
這些被發現的結節,可能是纖維腺瘤,也可能是脂肪壞死等良性疾病,當然,也可能是惡性腫瘤,但總體來說,大多數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

來源:攝圖網
當時,醫生對錢女士的結節判斷,也是良性。醫生表示,根據“BI-RADS”評級系統顯示,她的結節評分為2級,無需任何治療,只需隨訪即可。
如果未來病情有變化,需要手術,錢女士也大概率可以通過創傷較小的保乳手術得到良好的治療。
*乳腺檢查中有一項名為“BI-RADS”的評級系統,通過該系統,醫生可以對乳腺問題進行評級。如評級顯示為1-3級,那么乳腺結節的惡性風險微乎其微,只需遵醫囑定期隨訪即可。
但如果BI-RADS評分達到了4級,則表示惡性風險較高,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明確為惡性,則需要給患者實施手術等規范治療。
此后十年間,錢女士每年都會對這些結節進行檢查,而它們也都很“爭氣”,一直以來都沒什么變化。
慢慢地,錢女士十分肯定自己的乳腺結節為良性,可能會伴隨自己一生,但并不會傷害到自己。

來源:攝圖網
危險的降臨,往往是在人徹底放松之后。不久前,早已習慣了安生日子的錢女士,在一次例行復查時,發現自己右乳的一枚乳腺結節,有了明顯變化...
醫生告訴她,這枚結節已經長到了8mm,經檢查,它已達到4a級,風險較高,其他結節仍處于2級。因此,醫生建議盡快對這枚可疑結節進行切除。
得知要手術的消息,錢女士并沒有太過慌張。實際上,她在7年前,就曾查出了1個5mm的早期直腸內分泌腫瘤,后經過微創手術已經治愈。
“只要還是早期,就能治好”,錢女士堅信這一點。
于是在第二天,她接受了微創保乳手術切除了可疑結節。術后病理顯示,切除的結節為浸潤性小葉癌(經典型)合并小葉原位癌。免疫組化顯示,錢女士的激素受體為陽性。

來源:攝圖網
大約在20天后,錢女士接受了腋窩淋巴結清掃,結果顯示8枚淋巴結均未有轉移。這無疑是個好消息,說明乳腺癌仍局限在乳房區域,治愈的機會還很大。
為了降低復發風險,醫生建議1個月左右后開始放療,放療2周后開始內分泌維持治療。
醫生的治療意見聽起來容易,但現實中,患者的治療并非如此簡單,可以“千人一方”。原因在于,一些癌癥的相關藥物治療,往往會有不止一種方案可選。
比如錢女士這類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可細分為雌激素受體陽性、孕激素受體陽性以及兩類激素均陽性等情況,而激素治療的藥物,包括有SERM類藥物(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劑(如來曲唑)、卵巢功能抑制劑(如亮丙瑞林)、ERD類藥物(如氟維司群)。
醫生認為,錢女士可以考慮使用SERM類藥物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但考慮到她有子宮肌瘤的基礎病,SERM類藥物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增厚,因此應考慮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劑+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方案。
對于醫生的建議,錢女士并不能安心,因為除了子宮肌瘤,錢女士還有頸動脈斑塊,血脂代謝異常的問題,而她聽人說卵巢功能抑制劑+芳香化酶抑制劑會引發心血管問題,如心梗。因此下一步的方案到底該如何選擇,成為了困擾她的難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主席(2022-2023)
耶魯癌癥中心主任
耶魯紐黑文Smilow 癌癥醫院主任醫師
美國乳腺癌研究基金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
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首席科學顧問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哈佛醫學院William Silen終身指導獎獲得者
首先,患者的乳腺癌分期為T1aN0期,且雌激素受體陽性(ER+)。對于這類患者來說,各類內分泌治療的術后輔助治療效果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無論是單用他莫昔芬還是他莫昔芬聯合卵巢功能抑制劑,又或是卵巢功能抑制劑聯合芳香化酶抑制劑,均可達到很好的防復發效果。
如果患者屬于復發高危人群,那么他莫昔芬聯合卵巢功能抑制劑方案,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劑聯合卵巢功能抑制劑的方案會更好一些。但根據患者的情況來看,她并非高危人群,因此目前不需要考慮用這兩種組合方案。
關于此前醫生提出的子宮肌瘤問題,確實,他莫昔芬可能會刺激子宮肌瘤生長,但這并不是一定會出現的,子宮肌瘤也并非他莫昔芬藥物的禁忌癥。因此,患者完全可以考慮先嘗試單用他莫昔芬治療,同時密切關注子宮肌瘤問題。若肌瘤有變化并引起癥狀,再改用卵巢功能抑制劑聯合芳香化酶抑制劑方案也不遲。

來源:攝圖網
關于患者擔心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問題,單藥他莫昔芬并不會引起心血管方面風險,它只會稍微增高一些血栓栓塞事件的發生率。對于仍處于絕經前的女性,不需要特別擔心。
關于具體用藥方案,我建議他莫昔芬每天使用一次,劑量為20mg,總治療時長應為5年。
患者提出能否在激素療法的同時,聯用CDK4/6藥物阿貝西利,獲得更好的療效。對此我認為,患者并沒有很高的復發風險,無需聯合該藥。
此外,患者復查也不必過度頻繁,在完成放療后6個月進行乳腺鉬靶檢查,之后每年一次復查即可。如果醫生評估乳房密度過高,也可以考慮每年進行一次MRI檢查,但該檢查的假陽性風險不低。
我注意到,患者的家族中,有多名親屬有癌癥史,她因此非常擔心自己所患為遺傳性乳腺癌,咨詢是否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紤]到患者的患癌年齡較小,她可以去進行基因檢測以便安心。不過由于她的親屬均無BRCA1/2突變,因此我認為她也不太可能存在遺傳性易感基因。

來源:攝圖網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了。相信大家可以從中看到,癌癥是一種極為復雜、個性化的疾病。即便是手術之后的輔助藥物治療選擇,想要明確方案,兼顧療效以及患者自身基礎疾病,也并非易事。
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其實存在著無數次重要的醫療選擇,患者每一次走上正確/錯誤的道路,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自身預后。因此,如果想要讓患者的就醫之路更加踏實、安全,需要足夠專業的醫學專家來保駕護航。
如果您也希望像錢女士一樣,在治療的關鍵節點上,足不出戶快速得到國際權威醫學大咖的專業指導,請聯系我們了解更多遠程會診服務詳情。
參考來源:
http://lxjk.people.cn/n1/2019/0729/c404177-31261004.html
上一篇:無
- 相關案例
- 最新案例
綜合排名:2(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神經??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2022年美國醫院排行榜:綜合排名第五
患者安全排名全美前0.7%,連續17年獲得患者安全“A”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