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腫瘤登記數據,2015年,我國新發結直腸癌約38.8萬例,位居全癌種第三;因結直腸癌死亡患者數約為18.7萬人,位居全癌種第五。
當前的診斷正確嗎?有沒有可能誤診?
當前的分期對嗎?還有沒有手術根治的機會?
當前的治療方案理想嗎?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案選擇?
當前預后如何?能不能保肛?對未來生活品質影響有多大?
癌癥治療是不可逆的!一旦診斷或治療方案選擇錯誤,損失的不止是金錢,還可能因此錯過僅有的根治時機,給患者和家屬留下終身遺憾。
由中、美、英三國權威的結直腸癌專家,多對一為患者提供高端、私密的服務
采用國際前沿的多學科診療模式,由內科、外科、放療專家共同討論治療方案
既有國際視野,不錯漏任何國際前沿療法,又能充分考慮國內國外的實施情況
完全以患者為中心,在追求根治的同時,盡可能保障患者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
如果將視野局限于國內,您也許會疑惑——國外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而國際權威專家多學科會診,是人類所能觸達的終極方案,不管結果如何,至少不留遺憾。
I期結直腸癌: 推薦內科、外科、放療醫生同時會診。
此類患者通常剛發現病情,首先需要確診,而內科醫生主診斷;而且需要判斷患者是否需要術前化療。例如患者癌癥發生部位靠近肛門,如果想進行保肛手術,可能需要進行術前放化療縮小病灶。
外科醫生主要決定如何進行手術,以盡可能幫助患者達到根治的效果。
放療醫生參與評估是否需要放療,包括術前放療縮小病灶以便手術,以及術后放療降低復發。例如患者癌癥發生部位在盆腔,此類腫瘤有更高的風險進行早期淋巴結轉移,術后可能需要實施預防性放療,以降低癌癥復發可能。
II-IIIA期結直腸癌:推薦內科、外科及放療醫生同時會診。
內科醫生主導全身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即使有轉移,在進行輔助化療后也仍然可能有手術機會。
外科醫生 評估患者是否可以手術。
放療醫生 參與治療寡轉移病灶。
IV期結直腸癌:推薦內科、外科、放療醫生同時會診。
內科醫生 指導患者治療用藥,包括化療、靶向藥治療及免疫治療等。
外科醫生 評估患者是否可以手術。
放療醫生 參與輔助治療腦部轉移(很多癌癥治療藥物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從而影響治療結果,所以需要放療),一些造成疼痛的骨轉移,或有效治療的過程中發生的寡轉移等。

楊林(中國)
內科專家
現任職務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學博士學位
一直從事惡性腫瘤內科臨床工作及抗癌新藥臨床研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消化系統腫瘤(包括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肝癌、膽道腫瘤等)及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包括腎癌、膀胱癌、輸尿管癌、前列腺癌、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等)的內科治療

Jeffrey A. Meyerhardt(美國)
內科專家
現任職務
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胃腸道癌癥中心臨床主任、結直腸癌研究Douglas Gray Woodruff主席、丹娜法伯/哈佛癌癥中心胃腸道腫瘤SPORE項目聯合領導人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結直腸癌指南制定者,Castle Connolly 2020美國超級醫生
主研致使結直腸癌患者對抗EGFR單克隆抗體產生敏感性和耐藥性的分子通路,并參與結直腸癌新藥的中期檢測工作,曾擔任過多項I/II期臨床試驗的首席研究員與合作研究員

David Cunningham(英國)
內科專家
現任職務
英國皇家馬斯登癌癥中心腫瘤內科顧問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倫敦和薩里院區胃腸道腫瘤和淋巴瘤科室主任兼臨床研究主任,皇家馬斯登NIHR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癌癥研究所主任
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會會員、醫學科學院院士
主研胃腸道腫瘤和淋巴瘤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開展了多個早期臨床試驗和三期臨床隨機試驗
2019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勛章,以表彰其對癌癥治療和研究的貢獻

周海濤(中國)
外科專家
現任職務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中國NOSES聯盟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微無創分會結直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手術經驗豐富,尤其擅長結直腸癌腹腔鏡微創治療、保留自主神經的直腸癌超低位保肛治療、伴有肝臟轉移的結直腸癌綜合治療等,并獨創了造口旁疝手術治療、結腸癌腹腔鏡下吻合、直腸癌低位保肛技術的新方法,進一步減少了手術創傷,并避免了預防性造口

顧晉(中國)
外科專家
現任職務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腫瘤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從事消化道腫瘤的臨床和應用基礎研究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消化道腫瘤診斷和治療經驗,較早在國內開展大腸癌的術前區域動脈化療、直腸癌根治術中的神經解剖、大腸癌的放射免疫導向手術,及直腸癌的綜合治療等臨床研究

Stanley W. Ashley(美國)
外科專家
現任職務
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學教授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列根和婦女醫院首席醫務官、外科副主席
Castle Connolly 2020年美國超級醫生,其研究受到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旨在研究小腸和胰腺的病理生理學
擅長結直腸手術、胃腸道手術、炎性腸病、腹腔鏡手術、癌癥手術、胃腸道疾病和外科手術、直腸疾病與外科手術、微創手術等

房輝(中國)
放療專家
現任職務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學博士
北京醫學會放射腫瘤學會分會胃腸腫瘤放射治療學組委員,參與多部腫瘤學著作的編寫
擅長腹部惡性腫瘤(包括結直腸癌、轉移瘤等)的放射治療,善于使用調強適形放療、TOMO等新技術

Harvey J. Mamon(美國)
放療專家
現任職務
哈佛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學副教授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胃腸道放射腫瘤科主任
主研優化放射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包括常規化療和新型靶向藥物)的聯合療法在治療胃腸道惡性腫瘤方面的效果,如在化療和放療中添加Cox-2抑制劑,用于治療直腸癌
其他研究領域包括開發用于遞送放射治療和測量放療對正常組織影響的新技術,如評估顱外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手術用于治療肝轉移的效果等

Diana Tait(英國)
放療專家
現任職務
英國皇家馬斯登癌癥中心放療科、胃腸道科顧問醫生,醫學博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協會會員、皇家放射醫師學會會員
擅長消化道腫瘤的放化療,及應用現代放療技術優化治療方案,如調強放射治療、射波刀和影像引導下的放射治療
曾擔任國際結直腸分類系統(NICE)結直腸癌指南小組臨床主管,制定2011年10月發布的國家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