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女兒說服父母體檢查出癌前病變!這6類主要癌癥的篩查方式,你一定要知道!
年終了,父母在家身體還好嗎?
近日,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北漂的獨生女兒小清,就因為擔心父母身體狀況,說服二老去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結果卻雙雙發現了癌癥風險:父親腸癌早篩呈陽性,母親則查出了宮頸癌癌前病變。
(來源:新浪微博)
幸運的是,父親經進一步腸鏡檢查,發現是良性腺瘤并及時切除;而母親,也因發現及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小清感到既慶幸、又懊悔:“自己之前對關心父母健康方面的理解真的太少了?!边@句話直接擊中了萬千網友的心,對于長年奔波在外、一心忙于事業的年輕創業者來說,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來源:新浪微博)
我們都想要家人健康,而如今,日益高發的癌癥,已經成為國人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表的數據,按85歲的預期壽命計算,國人一生中罹患癌癥的幾率,已經達到36%。這意味著,一個家庭三代之內,未來幾乎都會與癌癥產生交集。這是一場難以避免的戰役!
那么,我們到底能做什么,才能讓自己和家人遠離癌癥風險?
(來源:攝圖網)
目前,醫學界公認的真正能夠有效降低癌癥風險的,是日本的“三級防癌體系”。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級防癌:癌癥病因預防
就是通過遠離癌癥風險因素,來預防、規避癌癥的發生。據Madeline Drexler在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雜志發表的文章顯示,約30%-70%的癌癥是可以通過現已知的方法來預防的。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目前人類已經探索出了大多數癌癥的發病風險因素,如:
肺癌風險因素:香煙、霧霾、汽車尾氣、廚房煙霧……
胃癌風險因素:熬夜、暴飲暴食、腌菜、燒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乳腺癌風險因素:家族史、乳腺增生、電離輻射、過量飲酒……
結直腸癌風險因素:超重、高脂飲食、息肉、腸道炎癥、2型糖尿病……
通過提早干預這些風險因素(如戒煙、減重、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切除息肉、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等),就可以大幅降低患相關癌癥的風險。
(來源:攝圖網)
二級防癌:癌癥早期篩查
有些癌癥無法絕對預防,怎么辦呢?這時只能退而求其次,通過主動檢測、早期發現來獲得治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曾談道,初步統計顯示,早期癌癥治愈率基本在90%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體檢一般不含有效的癌癥早篩項目,無法精準檢出早期癌癥病灶。如常規體檢的胸部檢查項目是胸片(X光),但想要早期篩查肺癌,更有效的檢查項目是低劑量螺旋CT。
下面是在癌篩體檢中,我們可能遇到的不靠譜方式vs靠譜方式,需要的可以收藏。
1.前列腺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前列腺彩超
靠譜方式: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
一些體檢機構喜歡向中老年男性推薦含有前列腺彩超的體檢套餐,還告訴他們這樣可以檢出前列腺癌。事實上,前列腺彩超確實可以用來檢查前列腺癌,但并不能幫助健康人在早期階段發現癌癥。
2.肺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胸片(X光)
靠譜方式:低劑量螺旋CT
很多常規體檢項目中都含有胸部X光,有人認為,這樣就可以篩查肺癌了。但實際上,X光片的分辨率較低,往往只能看到很大的肺部腫塊,此時即便確診,臨床上也常常已經到達了晚期,失去了篩查的意義。
3.乳腺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CT、紅外線檢查
靠譜方式:乳腺超聲、鉬靶檢查
CT、紅外線檢測乳腺癌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強等。根據亞洲女性的致密性乳房特點,乳腺超聲是很好的篩查方式。此外,鉬靶檢查也能夠幫助篩查乳腺癌(建議35歲以后再做)。
4.肝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單用超聲檢查
靠譜方式:甲胎蛋白(AFP)+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確實對肝癌篩查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慢性肝炎(如乙肝)患者來說。但單用超聲往往難以確定腫塊性質,且檢查結果易受到分辨率、實施者經驗差異的影響。甲胎蛋白(AFP)是血液腫瘤標志物中重要的一種,通過AFP檢測結合超聲檢查,能大大提升肝癌篩查的準確率。
5.胃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單用實驗室化驗指標
靠譜方式:胃鏡
便潛血、血紅蛋白、紅血球積壓等實驗室化驗指標,雖然可以用來反映胃部健康狀況,但用來篩查胃癌,準確性非常不足。而胃鏡是篩查早期胃癌的“金標準”,可檢出毫米級的微小病灶。
6.腸癌篩查
不靠譜方式:單用肛門指檢或便潛血
靠譜方式:腸鏡
肛門指檢確實能“摸”出一部分直腸腫瘤,但無法檢出結腸癌,且能摸到的腫瘤往往已經不太小了,還容易受到醫生對觸感的主觀判斷偏差影響。
便潛血也是腸癌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之一,但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如痔瘡),不足以精準判斷。截至目前,腸鏡仍然是篩查早期腸癌的“金標準”。
7.三種不針對特定癌癥的不靠譜篩查方式
以下三種篩查不針對特定癌癥,但都不是靠譜的癌癥早篩方式,值得注意。
①單用腫瘤標志物篩查癌癥
(來源:攝圖網)
一些體檢機構會在常規體檢套餐中加入幾項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就將該套餐稱之為“癌癥篩查套餐”,實際上是非常不靠譜的。
腫瘤標志物中并沒有能百分百對應某種癌癥的特異性指標,即便是上面提到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也同樣如此。這就導致單憑腫瘤標志物進行癌癥篩查,準確度非??皯n。
現實中,常會出現有癌癥患者明明已進入晚期,全身擴散,腫瘤標志物卻很正常的情況;也會出現明明沒得癌癥,卻因為某些良性疾病導致腫瘤標志物異常,讓患者白白擔心,甚至遭遇不必要的治療。
總之,腫瘤標志物的正確用法,是輔助其他癌篩項目,比如CT、胃腸鏡、超聲等,給醫生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
②PET-CT做早篩
(來源:攝圖網)
PET-CT屬于一種全身掃描方式,很先進也很有用,但并不適合癌癥的早期篩查。
主要原因是PET-CT的輻射會比一般的影像檢查要高,且在檢出可疑病灶后,無法分辨其良惡性(如難以分辨炎癥還是癌)。而且對于某些空腔臟器,如胃腸道等,效果并不如胃腸鏡那么好。
在國內外靠譜的醫院,PET-CT都不會用于癌癥早篩,而是主要用在以下場景:
患者已確診癌癥,需要明確原發病灶位置時;
患者已確診癌癥,需要評估是否存在全身轉移時;
癌癥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后,需要復查評估治療效果時。
③基因檢測篩查癌癥
(來源:攝圖網)
目前癌癥相關的基因檢測通常有兩類用途,一類是評估檢查者是否攜帶有某些可能大幅提升患癌風險的“易感基因”,如果存在,那么檢查者可能要更加注意定期癌癥篩查,以及執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就是在基因檢測發現有較高的乳腺癌、卵巢癌發病率后,接受了預防性切除手術。
另一類用途,是用基因檢測來判斷已經確診癌癥的患者,是否具有某些有藥突變(如肺癌的EGFR、ALK、Braf、Met等突變),以便為患者提供靶向治療。
總之,目前來說,用基因檢測做癌癥早篩并不靠譜。
三級防癌:癌癥標準化治療
標準化治療是通過改善醫療質量,對那些“逃過”預防、也未能早期發現根治的癌癥,盡可能地提高治療效果。
(來源:攝圖網)
通過“三級防癌體系”,日本積極推動健康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普及癌癥早期篩查,改善醫療質量,癌癥5年生存率逐年上升,成功地遏止(至少是大大緩解)了癌癥對日本國民的生命威脅。
前不久,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根據全日本240家醫療機構2008年診斷的近24萬名癌癥患者的大規模數據,統計、發布了日本癌癥10年生存率數據。結果顯示:日本整體癌癥10年生存率達59.4%。
而據國家癌癥中心截至目前所發布的數據,我國的整體癌癥5年生存率仍只有40.5%。這意味著,日本的癌癥10年生存率,竟比我國5年生存率還要高出近20個百分點,等于高出一半。
給自己和家人一份健康保障
整個三級防癌體系,日本以舉國之力、花費數十年才打造完成,而如今,我們可以輕松“拿來”,讓自己和家人遠離癌癥風險,活得更健康。
這,就是盛諾一家“無癌通行計劃”,旨在為客戶全面評估其患癌風險、制定個性化的體檢方案、有需要時快速鏈接全球醫療資源提供治療保障,讓國人不再談癌色變!
加入盛諾一家“無癌通行計劃”,即可擁有一支私人醫生團隊。該團隊成員包括有國內運動營養學、心血管、消化內科、腫瘤學等多個學科的專業人士,共同為您和家人的健康,提供“管家式”服務。
在該計劃中,您還可以獲得個人專屬的終身電子醫療檔案、年度體檢報告深度解讀、生化指標和影像結果文字解讀,以及快速預約數千名專家問診等多項超值服務。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無癌通行計劃”,請點擊右邊在線客服,我們將安排專業健康顧問為您提供一對一咨詢。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2(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1;心臟??婆琶?;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4;心內&心外科排名:1(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3;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