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明院士:腫瘤患者有且僅有一次最佳治療機會!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腫瘤患者有且僅有一次最佳治療機會,如果因為誤診、誤治導致患者病情發展到中晚期,無論再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往往也難補救。[1]

來源:中華網
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面于院士所說的治療機會,其實指的正是早期癌癥患者的初次治療。
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多早期癌癥患者,并不知道初次治療到底意味著什么,有多么珍貴。如果不幸遭遇到了不夠規范的診療,用了不合適的方案,很可能他們將錯失逆轉命運的機會...
癌癥可以治愈?確實如此。
即便是罹患中晚期癌癥,依然存在一部分幸運兒可以得到治愈。但從概率上看,大部分癌癥的治愈率會隨著癌癥分期變化(I期、II期、III期、IV期),快速變化。

來源:攝圖網
在癌癥領域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5年生存率。請注意,5年生存率并不代表患者只能活5年,很大程度上,它體現的是癌癥經治療后的治愈機會。
尚處于早期階段的癌癥,由于尚未侵蝕到人體的循環系統,仍局限在較小的范圍,故經過手術等根治性治療后,預后往往較為理想。一些惡性程度相對較低的癌癥,5年生存率往往都非常高。但當癌癥進展到晚期,則預后會“斷崖式”下跌!
下面是一組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官網的癌癥5年生存率數據,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癌癥的早期與晚期,預后差距有多么懸殊。
前列腺癌:早期100%,晚期30.5%
乳腺癌:早期98.8%,晚期27.4%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官網前乳腺癌5年生存率數據
結直腸癌:早期89.9%,晚期14.2%
其實除了上述三類癌癥,多數癌癥都會遵循“早發現早治療,治愈機會更高”的基本規則。因此,能在早期檢出癌癥,完全可以視為上天給予的“第二次生命機會”,實屬不幸中的萬幸。
機會雖然已在面前,但與此同時,看不見的巨大風險也同樣伴隨在早期患者身旁,伺機給與患者重重一擊。它,便是于院士所提到的“誤診誤治”問題。
對于早期患者來說,絕大多數治療都是以手術為中心、其他治療為輔助的綜合治療方案。因此誤診誤治的頭一道風險,就在于手術。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來源:攝圖網

來源:攝圖網

來源:攝圖網
以上三個案例都很有代表性,通過它們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癌癥在診斷、手術、術后輔助治療等很多方面,都可能存在誤診誤治風險。那么這個風險到底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越簡單的疾病,誤診誤治風險越低。而癌癥屬于極度復雜、極度個性化的疑難重癥,診療過程稍有不慎出現誤診誤治的風險會相當高!

來源:攝圖網
于院士在采訪中曾表示,就診療規范程度而言,權威的三甲醫院,規范程度通常比較高,但像基層醫院,不規范診療現象相對會更多[1]。
也是為什么全國患者看病,都喜歡去大城市、大醫院。畢竟無論是誰,命都只有一次。
然而,也正是因為大家對權威醫院的信任,導致這些醫院的醫護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因此,大醫院腫瘤醫生很難平均分配給每個患者足夠充裕的診療時間。而這對于癌癥這種復雜疾病來說,恐怕是不夠的。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導致了癌癥長期以來,都是誤診誤治的“重災區”。比如在我國高發的結直腸癌,據人民網報道,平均誤診率達40%-50%不等。

來源:人民網
在這樣的背景下,盛諾一家的國際優質醫療資源,有望成為廣大癌癥患者新的就醫選擇。
成立10多年間,盛諾一家已與多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MD安德森癌癥中心、Mayo Clinic、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英國皇家馬斯登醫院、GOSH兒童醫院,日本癌研有明癌癥醫院等百余家全球知名醫院建立了官方簽約合作關系,為中國患者打通了“多點式”的海外就醫綠色通道。
除此之外,“盛諾大醫生集團”目前已經匯聚了諸多國際權威醫學專家。如新晉2022-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主席Eric P. Winer醫生、美國ASCO臨床實踐指南委員會前主席Christopher G. Azzoli醫生、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中樞神經系統癌癥指南制定者Patrick Y. Wen醫生等,都與盛諾一家簽署了合作協議。

來源:攝圖網
參考來源:
[1]https://sd.china.com/2022sdlh/lhsy/20002332/20220310/25570371.html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2(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1;心臟??婆琶?;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4;心內&心外科排名:1(2019-20美國醫院排名)
綜合排名:3;神經??婆琶?;腫瘤??婆琶?(2019-20美國醫院排名)